人教版毫米的认识数学教案-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版毫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人教版毫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毫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2014-06-05

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网小编人教版毫米的认识数学教案,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P1-3

二、教学目标:

1、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提高测量水平。

4、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线段的方法,读出以毫米作单位的精确刻度。

三、教学准备:直尺、1分币、1角币、橡皮、磁卡等

四、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景,在矛盾冲突中引出课题。

1、师:我们来玩个拍手游戏,好吗?(逐句出示)

※老师是个女的。

※老师的身高大约1米60厘米。

※这扇门高2厘米。

※这本数学本大约厚1米。

生:对老师说的话同意的拍拍手,不同意的摇摇手,如果不懂举起你的小拳头,

师:"这扇门高2厘米"你们觉的什么错了?(单位用错了)应该用哪个单位?

厘米和米是什么单位?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

师:"这本数学本大约厚1米。"你们觉得应该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估计学生可能会说毫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中的一个新伙伴------毫米。

(二)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认识1毫米的长度

问: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问:你认为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

问: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的准确长度吗?

(同桌两人互相指出尺子上1毫米有多长。)

理解:尺子上任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2、画1毫米长的线段。

生:在纸上描出一小格的长度。

师:这就是一毫米的长度。

生:说说自己对1毫米长度的感受。

3、估一估小袋子里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

再量一量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

(同桌两人一组用学生尺测量1分币,1角币,纽扣,三角片、磁卡等物体的厚度)师:1分钱的硬币、银行卡、磁卡的厚度是1毫米、10张纸大约1毫米。

4、夹一夹

师:把1毫米厚的物体夹在食指和拇指之间,再抽出物体两指距离保持不动,看看1毫米的长度和上课前的猜测有什么不同)

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画一画、想一想

1、画10毫米

师:1毫米虽然很短,但是画2个1毫米,3个1毫米呢?

生:1毫米1毫米地画,画到5毫米停一下,感知5毫米的长度,接着再画出5毫米。

问:一共画了几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生:10毫米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2、画20毫米

学生独立练习。

问:你是怎么画的?是1毫米1毫米地数20小格吗?

(引导学生感受到20毫米就是2厘米)

3、画52毫米

学生独立练习。

同桌交换本子用尺子量一量是否准确。并掌握52毫米就是5厘米2毫米。

(四)估一估,量一量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长度都需要用毫米做单位。

2、出示P3的做一做:读出精确的刻度。

引导学生在练习的评价中思考:尺子上每两条相邻的刻度线中间都有一条略长一些的刻度线,为什么,有什么好处?

3、测量橡皮的长、宽、高。

先估计,再测量,比比谁的眼睛比较准确。

长宽厚

估计长度

仔细测量出

(五)巩固练习,加深概念的建立。

1、阅读日记。

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小床上起来。先用11厘米长的牙刷刷牙,就拿出9厘米厚的语文书开始早读。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只6厘米长的小蚂蚁忙着搬家,一辆黄色的2毫米高的公交车刚刚开走。我只好跑步到学校。

2、师: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请帮他改正过来。

(六)总结谈话

师: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以上人教版毫米的认识数学教案由查字典数学网提供,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同学们的学习,如想了解更多数学知识,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