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教案(四)-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数学二年级...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教案(四)

2014-05-28

教学内容: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2~14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巩固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现象,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熟练画出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能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发现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回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哪些知识?请大家一起回忆回忆。学生交流。

二、复习梳理、板书本单元的知识。

1、复习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1)、复习对称现象。

像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2)、复习轴对称图形。

①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②判断轴对称图形要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来判断。

③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3)完成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3小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蝴蝶)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是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镜面对称的图形也是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出示半边的天坛、笑脸、青蛙、雪花等图案,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2、复习平移和旋转。

(1)、复习平移。

①平移: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平移。

②平移的特征: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置改变了。

(2)、复习旋转。

①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

②旋转的特征: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3)完成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4小题。

下面哪一幅图是由(1)平移得到的?在序号上画“√”。

①学生认真观察后,独立完成。②学生交流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

3、复习解决问题。

(1)、剪出连续图形的方法: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只要在反复对折好的纸上沿折痕一边画出图形的一半,燕虚线剪开,就会剪出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

(2)、剪出的连续图形应注意:对折;从闭口处画起;连接处不能剪断。

(3)、完成教材P36页练习七的第12小题。

你能剪出像下面这样的图吗?

①学生观察后,独立完成,动手试着剪一剪,可以在小组内先交流想法再操作。

②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说说自己是怎样剪的。③学生再次动手独立剪一剪。

三、全课总结。

本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同学们剪出了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能判断平移和旋转。下课后,不要停下发现的脚步,去生活中寻找更多的数学知识,做生活的小主人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