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点迷津:新时期家庭教育的忧与思(图)_试卷分析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专家指点迷津:新时期家...
首页>教学经验>试卷分析>专家指点迷...

专家指点迷津:新时期家庭教育的忧与思(图)

2016-10-25 收藏

孩子是父母的明灯,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可是,您真正懂得您的孩子么?您的教育满足了孩子的快乐成长么?当代的父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应对日益变化的教育环境?10月19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谢琴与大家共同探讨:新时期家庭教育忧与思。以下为访谈实录。

专家指点迷津:新时期家庭教育的忧与思(图)1

家庭教育系列访谈谢琴(

丁丁妈妈30:向@谢琴 提问:谢琴老师,您好!我儿子今年10岁,越来越不听话。通常是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请问,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心理来面对这样的儿子?谢谢~~

谢琴:10岁是孩子青春期的萌芽阶段,心理和生理都会慢慢发生较大的变化,变得只和同学说心理话,变得不再崇拜父母。这个时候,父母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注意和他们的沟通方式。父母要学会积极倾听、要学会平等地和他们对话、尊重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把孩子当朋友而不是附属品。

灵心晓雨:对 @谢琴 提问:在中国特色环境下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还有就是现代家庭问题,孩子父母忙于工作,带孩子大多是四个老人,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他们并不完全认同也无法实施,这就出现了父母和老一辈教育不一致,怎样权衡这种关系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具体方法要怎样?

谢琴:国外都是让最有文化的人留在家里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而在中国是让没有文化的人留在家里教育孩子,这样做的结果,自然使中国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最好的家庭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有文化懂教育的父母多留在家里陪伴孩子,年轻的父母要主动与带孩子的祖辈积极沟通现代教育理念和实际有效的教子方法。

独家行无忌:向@谢琴 提问:谢琴老师,您好,我也是一位在京从事教育工作的年轻教育者,五年一线讲台、三年教育队伍建设接触近万名学生及家长,深刻体会孩子是家长明灯的含义,也常被家长发问,这盏明灯越亮越发茫然,越发不知该如何引导孩子的发展,于是又会回到引导孩子与被孩子引导的怪圈!期待谢老师指点,谢谢

谢琴:现今,对家长的要求不仅仅是家长自我学习,而是整个家庭的终身学习。父母需要向孩子学习、孩子反过来可以影响父母,这并不矛盾。特别在互联网时代,孩子可以接触新事物或者学习的平台太广阔了,而父母如果总想以权威自居、固步自封,最后失去的是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Lindagao:向@谢琴 提问:孩子做什么事情似乎不能坚持到底(除了舞蹈之外),应该如何改变其习惯?

谢琴:孩子学习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确立目标、下定决心;二、立个计划、勉强去做;三、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四、得心应手、兴趣盎然。而勉强去做和兴趣盎然是父母最难帮孩子去做到和达到的。所以,不必要求孩子什么都去学,而一旦选择了就要告诉孩子,遇到困难也得勉强去做。

长耳朵红眼儿:向@谢琴 提问:谢老师您好:我做儿童教育25年,越来越发现教师中有思想有使命感的人越来越少,而孩子们越来越早熟,衣着、语言越来越模仿成人,搞创新、开发的队伍在缩小,如何能启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家长对孩子的正确教育?

谢琴:您提的这个话题很深刻,教师的主动性取决于他对这项事业的热爱程度,如果从管理上谈关键是要激发老师的使命感以及让老师能获得他从事这份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而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则需要强调家庭终身学习,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没有孩子会尊敬或崇拜连他们在说什么都弄不明白的父母。

杨安心007:对 @谢琴 提问:孩子早熟怎么办?早恋怎么办?如何疏导?

谢琴:在孩子小学或中学阶段,如果一个孩子朦胧地喜欢一个异性小伙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那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喜悦,不是成人理解的恋爱,希望父母能宽容地理解孩子,不要简单地按成人的行为模式,去定义孩子的行为是谈恋爱。

海上大风:对 @谢琴 提问:如何从孩子幼小时就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特别是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谢琴:孩子是环境的产物,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以身作则最重要,小孩身上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都是父母行为的折射。最好的学习习惯就是热爱。想让孩子长大以后喜欢学习,从小培养孩子对知识的热爱,这是最重要的。

侍正美十大策划人之一:向@谢琴 提问:前几天上海一个礼拜不到,三个孩子跳楼了,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谢琴:作为一个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教育工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很痛心,我不太清楚具体原因?如果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或成绩不好,那就说明学校和父母给他们的压力过大,他们感到凭借自身的力量胜任学业要求有困难,而父母和学校不理解他们。其中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异样,并及时化解孩子的心理障碍。

JOKE--R:向@谢琴 提问:对于向韩寒、丁俊晖类似的成长道路,不知怎么看

谢琴:在今天,很多父母一边抱怨教育体制有问题,又不离不弃地紧紧跟随时,丁俊晖、韩寒的父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按照孩子自身的优势智力去培养,这是他们父母的胜利。希望更多的父母要努力理解自己的孩子,正确解读孩子的行为模式,使孩子们成长为他们自己,而不是一块砖。

苑晶晶:向@谢琴 提问:谢琴老师您好!拜读了您再《换个角度做父母》中的文章,对您的经历感触颇深,想问您的是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您的爷爷奶奶对您的教育方式和您的父母对您的教育方式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么?您觉得您当年所接受的教育和现在的教育相比,现在的教育是进步了吗?进步在哪里呢?

谢琴:事实上我父母对我的教育和爷爷奶奶对我的教育方式是互补的,父母更倡导尊重天性,循循善诱;而祖父母则是身教大于言传,以他们的朴实、勤劳的作风影响着我。现今很多父母以为掌握某种教育技巧或者给孩子报班就是教育,其实父母的言行更是孩子的镜子,当孩子出现教育问题时,父母要多从自身上找原因。

任宪法教育微博:向@谢琴 提问:谢老师: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现在学校教育并不有利于一些孩子天赋成长,对于孩子在学校学习以外天赋表现强的孩子,不走学校这条路可以么?

谢琴:目前的学校教育是有一些弊端,但我认为不能就以偏概全认为学校教育是完全不好的,而让孩子脱离学校教育选择在家学习或者上私塾学习。找对好老师比找对好学校更重要,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对于有特长天赋的孩子,家长应该适当引导和培养,给孩子发挥特长的时间和机会,而不要一味以学习成绩论英雄。

桔梗89:谢主任您好,我女儿三周岁,近期发现她不是很自信,让我比较纠结,比如说:让她数个苹果明明数对了,我不过问了句你确定吗她会不加思索的回我哦,不对不对,一切都建立在我的反应上了。我告诉她你数过了,觉得自己是对的就肯定的告诉妈妈,就是这个数,结果是不管数的对错都会加上这句。

谢琴:三岁的孩子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好奇且有着旺盛求知欲的阶段,作为父母应该多给予孩子鼓励。从您孩子行为表现上看,可能平时家长比较喜欢替孩子做主,孩子对自己没有自信而依赖父母。建议当孩子说得对时,您不要对孩子说你确认吗这样的回答,而是直接给予肯定答复,回答不对时,可以引导启发。

半坡小麦:向@谢琴 提问:谢老师您好,您对取消家庭作业怎么看?前几天有新闻说:几个孩子因为家庭作业的事自杀了。

谢琴:家庭作业应该是有意义的,学校和老师要思考的是怎么布置有建设性的家庭作业,而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做多少习题、完成多少试卷。

黄皮皮皮歌:向@谢琴 提问:我跟老公是双独家庭,老人会帮助我们带孩子,您怎么看待在这样不能改变的老人带孩子的情况下,双方父母交替带孩子的问题?(我是希望由一方带)

谢琴:隔代教育是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不管谁带孩子,首先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要对教育理念达成共识。而不能爷爷奶奶一个方式,姥姥姥爷一个方式,父母又是另一个方式。全家总动员一切学习是很好的方法。

寂静永远:向@谢琴 提问:谢老师好,孩子在新环境中,跟老师或者同学交流的时候,总是畏畏缩缩的,这怎么办呢,而且那天他的同桌把他的书丢到一边,然后找不着了,老师问他时,他怎么都不说,我不明白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理,不管他有理还是没理的时候,他不会条理清楚的跟大人表达事情的经过,虽然他心里清楚。

谢琴:孩子是环境的产物。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讥讽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是否您的家庭方式是以权威、不容质疑为主导的呢?建议您如果发现孩子的这些不自信的表现,能多倾听孩子声音与孩子平等对话。

鹤立飞腾商贸:向@谢琴 提问:当孩子不听话时,是严肃呢,还是宽容呢,如何做到有耐心呢?

谢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要在孩子没有犯错时就给孩子定下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告诉他违反这些规矩的后果,且要严格执行。而对孩子在学习上或者非原则问题上犯错,则应该给孩子再试一次的机会。

小熊丽丽:向@谢琴 提问:谢老师您好,我家孩子四岁半除了每周两次围棋,没有课外班,基本是我在家陪他玩的过程中教授各种知识,我是抱着他多接触,不用精的想法,这样适合在新时期家庭教育?

谢琴:您的做法很对,孩子的成长需要陪伴,在玩中引导孩子学习知识,让孩子充满求知的兴趣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