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初一数学的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然而有很多同学在考试之前都会觉得有很多知识要复习却不知该如何下手,如果我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考试复习的时候就会容易的多。
如何学习新知?
初一上册的知识共分为四章,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前三章都属于代数范围,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属于几何部分。我们常说,数学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的,也就是说,我们前面一章学过的知识对后面一章的铺垫和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就拿我们初一上册的知识来说,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事实上就是整式中的合并同类项,而整式的合并同类项根本在于同类项的系数的加减,也就是我们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所以,首先学习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急于求成。
有理数部分分为有理数的运算和几个基本概念。有理数的运算分为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都有他们的运算法则,对于这些运算法则我们必须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的记忆每一条法则,并且要在初期学习的时候多做运算的题目,不要觉得自己已经记住了法则,会算了,就不想去做运算的题目了。很多同学在做到整式的加减时,往往知道是要用到合并同类项,在做第一步去括号,并把同类项放到一起的过程都没有问题,但是却在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中做错了,为什么会做错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有理数的运算部分没有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一个问题,高不成低不就,也就是说,在做题时,简单的题不想做,总想一步做出难题拿到高分,事实上,所有的难题最终都要归结到简单的运算上。所以,对于像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这样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的基础知识,大家要足够的重视。
总之,对于简单的知识和需要记忆的知识,我们要勤于练习,保证做10个题,10个题都做对,才有可能说这部分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
如何展开复习?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把考试常考的题目进行归纳和总结,那么在做题目的时候,建议大家着重记载错题,并把错题中错的那一步用星号或波浪线标注出来,并在旁边附上正确的解法以及对应的知识点,还是以整式的加减为例,如果是在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那么就把那一步标注出来,然后在旁边改正后写下:合并同类项出错,对应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那么下次复习这一章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在做整式加减题目的时候除了要注意整式加减的方法外,更要注意在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中细心做对系数的加减,回头复习有理数的运算部分,这样就在错题中将自己平时没有足够重视但又经常出错的地方一起复习了。
最后,祝大家在寒假的学习中劳逸结合,获得一个好的学习效果。
初一数学应用题:应用题精选15题
初一数学应用题小练习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推导方法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试题1(苏教版)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菱形面积公式
2016-2017学年初中数学教研组下学期工作计划
初一数学定理:点、线、角和三角形内角
2016-2017学年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
初一数学《4.1点线面体》检测试试题(人教版)
勾股定理的来源和历史
2017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东南大学出版社)
完全平方公式的公式特征
初一数学练习题:直线
顶点坐标公式
初一数学公式大全:初一数学公式
初三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解题思想方法总结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试题一(苏教版)
2017年小学数学教师下册工作计划
三角形边长公式必知
中考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意义》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单元同步练习):1.2.3相反数
2017学年初中数学教研组下册工作计划
勾股定理的证明和逆定理
初一数学二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注意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