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2015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试卷分析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赤峰市2015七年级数...
首页>教学经验>试卷分析>赤峰市20...

赤峰市2015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10-25 收藏

赤峰市2015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3分,共24分)

1.﹣2的相反数是()

A.2 B. C. D.|﹣2|

2.为了加速内蒙古经济建设,国家计划投资204.4亿元修建赤峰市至喀左的"高铁",204.4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0.2044×1011 B.20.44×109 C.2.044×108 D.2.044×1010

3.下面四个"艺术字"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直线AB∥CD,一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EFG(∠E=60°)的直角顶点F在直线AB上,斜边EG与AB相交于点H,CD与FG相交于点M.若∠AHG=50°,则∠FMD等于()

A.10° B.20° C.30° D.50°

5.解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6.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查了10学生周阅读用时数,结果如下表:

周阅读用时数(小时) 4 5 8 12

学生人数(人) 3 4 2 1

则关于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 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6.5 B.众数是12 C.平均数是3.9 D.方差是6

7.如图为正六棱柱与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

A. B. C. D.

8.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每小题3分,共24分)

9.因式分解:3a2﹣6a=.

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5)x+8a=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2和b,则ab=.

11.在分别写有﹣1,0,1,2的四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所抽取的数字平方后等于1的概率为.

12.如图,M、N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DC、AB的中点,分别以AE、BF为折痕,使点D、点C落在MN的点G处,则△ABG是 三角形.

13.如图,AB是⊙O的直径,OB=3,BC是⊙O的弦,∠ABC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连接OD,若∠BAC=20°,则 的长等于.

1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4,AB⊥AC,O是对角线的交点,若⊙O过A、C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15.如图,四边形ABC D中,AD∥BC,E是DC上一点,连接BE并延长交AD延长线于点F,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BDFC为平行四边形.

16."梅花朵朵迎春来",下面四个图形是由小梅花 摆成的一组有规律的图案,按图中规律,第n个图形 中小梅花的个数是.

三、解答题(在答题卡上解答,在本试卷上无效,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10题,满分102分)

17.(6分)(2015o赤峰)计算:|﹣ |﹣( ﹣π)0﹣sin30°+(﹣ )﹣2.

18.(6分)(2015o赤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19.(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3,4),B(﹣4,2),C(﹣2,1),且△A1B1C1与△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

(1)画出△A1B1C1,并写出A1的坐标;

(2)P(a,b)是△ABC的AC边上一点,△ABC经平移后点P的对称点P′(a+3,b+1),请画出平移后的△A2B2C2.

20.(10分)如图,在一个18米高的楼顶上有一信号塔DC,李明同学为了测量信号塔的高度,在地面的A处测的信号塔下端D的仰角为30°,然后他正对塔的方向前进了18米到达地面的B处,又测得信号塔顶端C的仰角为60°,CD⊥AB与点E,E、B、A在一条直线上.请你帮李明同学计算出信号塔CD的高度(结果保留整数, ≈1.7, ≈1.4 )

21.(10分)中学生上学带手机的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媒体记者随机调查了某校若干名学生上学带手机的目的,分为四种类型:A接听电话;B收发短信;C查阅资料;D游戏聊天.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1和图2的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名学生;

(2)将图1、图2补充完整;

(3)现有4名学生,其中A类两名,B类两名,从中任选2名学生,求这两名学生为同一类型的概率(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

22.(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PD切⊙O于点C,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D,DE⊥PO交PO延长线于点E,连接PB,∠EDB=∠EPB.

(1)求证:PB是的切线.

(2)若PB=6,DB=8,求⊙O的半径.

23.(12分)如图,直线y=﹣2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C、B两点,过点C作CD⊥x轴,点P是x轴下方直线CD上的一点,且△OCP与△OBC相似,求过点P的双曲线解析式.

24.(12分)李老师家距学校1900米,某天他步行去上班,走到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带手机,此时离上班时间还有23分钟,于是他立刻步行回家取手机,随后骑电瓶车返回学校.已知李老师骑电瓶车到学校比他步行到学校少用20分钟,且骑电瓶车的平均速度是步行速度的5倍,李老师到家开门、取手机、启动电瓶车等共用4分钟.

(1)求李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

(2)请你判断李老师能否按时上班,并说明理由.

25.(12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一个锐角等于60°的菱形纸片,小芳同学将一个三角形纸片的一个顶点与该菱形顶点D重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三角形纸片,使它的两边分别交CB、BA(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E、F,∠EDF=60°,当CE=AF时,如图1小芳同学得出的结论是DE=DF.

(1)继续旋转三角形纸片,当CE≠AF时,如图2小芳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再次旋转三角形纸片,当点E、F分别在CB、B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请直接写出DE与DF的数量关系;

(3)连EF,若△DEF的面积为y,CE=x,求y与x的关系式,并指出 当x为何值时,y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26.(14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a经过点A(﹣1,0)、C(0,3),与x轴交于另一点B,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

(2)连接DC、BC、DB,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

(3)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赤峰市2015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3分,共24分)

1.﹣2的相反数是()

A.2 B. C. D.|﹣2|

考点: 相反数.

分析: 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

解答: 解:﹣2的相反数是2,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

2.为了加速内蒙古经济建设,国家计划投资204.4亿元修建赤峰市至喀左的"高铁",204 .4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0.2044×1011 B.20.44×109 C.2.044×108 D.2.044×1010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 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 解:204.4亿=20440000000=2.044×1010,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下面四个"艺术字"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 轴对称图形.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由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知,四个字中的轴对称图形有:美、赤.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熟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如图,直线AB∥CD,一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EFG(∠E=60°)的直角顶点F在直线AB上,斜边EG与AB相交于点H,CD与FG相交于点M.若∠AHG=50°,则∠FMD等于()

A.10° B.20° C.30° D.50°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KG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KMG的度数,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解 答: 解:∵直线AB∥CD,∠ AHG=50°,

∴∠AKG=∠XKG=50°.

∵∠CKG是△KMG的外角,

∴∠KMG=∠CKG﹣∠G=50°﹣30°=20°.

∵∠KMG与∠FMD是对顶角,

∴∠FMD=∠KMG=20°.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解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 分别求得不 等式组中的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取其交集,并表示在数轴上.

解答: 解:

解不 等式(1),得

x≤﹣1.

解不等式(2),得

x>﹣3,

则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1.

表示在数轴上为: .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解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 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

6.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查了10学生周阅读用时数,结果如下表:

周阅读用时数(小时) 4 5 8 12

学生人数(人) 3 4 2 1

则关于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6.5 B.众数是12 C.平均数是3.9 D.方差是6

考点: 方差;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分析: A:根据中位数的求法,把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从大到小排列,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是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中位数.

B:根据众数的求法,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即 为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众数.

C: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求法,求出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平均数是多少即可.

D:根据方差的计算方法,求出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方差是多少即可.

解答: 解: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从大到小排列,可得

4、4、4、5、5、5、5、8、8、12,

∴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 间的中位数是:

(5+5)÷2=10÷2=5,

∴选项A不正确;

∵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小时,

∴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众数是5,

∴选项B不正确;

∵(4×3+5×4+8×2+12)÷10

=60÷10

=6

∴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平均数是6,

∴选项C不正确;

∵ [(4﹣6)2+(4﹣6)2+(4﹣6)2+(5﹣6)2+(5﹣6)2+(5﹣6)2+(5﹣6)2+(8﹣6)2+(8﹣6)2+(12﹣6)2]

= [4+4+4+1+1+1+1+4+4+36]

= 60

=6

∴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方差是6,

∴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2)此题还考查了方差的含义和性质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3)此题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

7.如图为正六棱柱与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

A. B. C. D.

考点: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从几何体上方观察,得到俯视图即可.

解答: 解:如图为正六棱柱与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 .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俯视图即为从上方观察几何体得到的试图.

8.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考点: 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确定a>0,b<0,c<0,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确定答案.

解答: 解:由抛物线可知,a>0,b<0,c<0,

∴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掌握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每小题3分,共24分)

9.因式分解:3a2﹣6a= 3a(a﹣2) .

考点: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分析: 直接提取公因式3a,进而分解因式即可.

解答: 解:3a2﹣6a=3a(a﹣2).

故答案为:3a(a﹣2).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得出公因式是解题关键.

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5)x+8a=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2和b,则ab= 4 .

考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 ,通过解该方程组可以求得a、b的值.

解答: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5)x+8a=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2、b,

∴由韦达定理,得 ,

解得, .

∴ab=1×4=4.

故答案是:4.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 ,x1x2= ,反过来也成立,即 =﹣(x1+x2), =x1x2.

11.在分别写有﹣1,0,1,2的四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所抽取的数字平方后等于1的概率为   .

考点: 概率公式.

分析: 让所抽取的数字平方后等于1的卡片数除以总卡片数即为所求的概率,即可选出.

解答: 解:因为﹣1,0,1,2的四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所抽取的数字平方后等于1有2张,

所以所抽取的数字平方后等于1的概率为 ,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

12.如图,M、N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DC、AB的中点,分别以AE、BF为折痕,使点D、点C落在MN的点G处,则△ABG是 等边 三角形.

考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边三角形 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G=AD,BG=BC,然后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D=AB=BC,从而可知:AG=AB=BC.

解答: 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G=AD,BG=BC,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BC.

∴AG=AB=BC.

∴△ABG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边.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正方形的性质,由折叠的性质证得:AG=AD,BG=BC是解题的关键.

13.如图,AB是⊙O的直径,OB=3,BC是⊙O的弦,∠ABC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连接OD,若∠BAC=20°,则 的长等于  π .

考点: 弧长的计算;圆周角定理.

分析: 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求出∠ACB=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BC,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D,根据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圆周角的二倍求出∠AOD,然后根据弧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AB是⊙O的直径,

∴∠ACB=90°,

∵∠BAC=20°,

∴∠ABC=90°﹣20°=70°,

∵∠ABC的平分线交⊙O于点D,

∴∠ABD= ∠ABC= ×70°=35°,

∴∠AOD=2∠ABD=2×35°=70°,

∴ 的长= = π.

故答案为: π.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比较简单,熟记定理与公式并求出∠AOD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4,AB⊥AC,O是对角线的交点,若⊙O过A、C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4 .

考点: 扇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 先根据∠AOB=∠COD可知S阴影=S△AOB,再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OA= AC,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AOB=∠COD,

∴S阴影=S△AO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 AC= ×4=2.

∵AB⊥AC,

∴S阴影=S△AOB= OAoAB= ×2×4=4.

故答案为 :4.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扇形面积的计算,熟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E是DC上一点,连接BE并延长交AD延长线于点F,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 BD∥FC 使得四边形BDFC为平行四边形.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分析: 利用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 解:∵AD∥BC,当BD∥FC时,

∴四边形BDFC为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BD∥F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正确把握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16."梅花朵朵迎春来",下面四个图形是由小梅花 摆成的一组有规律的图案,按图中规律,第n个图形中小梅花的个数是 (2n﹣1)(n+1) .

考点: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 第一个图形是由2个图形组成,第二个图形是由9个图形组成,第三个是由20个图形组成,找到规律则第n个的表达式能写出来.

解答: 解:第一个图案是由2个 组成:

即为:2=1×2;

第二个图案是由9个 组成:

即为:9=3×3;

第3个图案是由5×4=20个 组成:

即为:20=5×4;

第4个图案是由35个 组成:

即为:35=7×5;

以此类推:第n个图案 的个数:(2n﹣1)(n+1).

故答案为:(2n﹣1)(n+1).

点评: 本题考查图形的 变化规律,观察得出"每一行和每一列的个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在答题卡上解答,在本试卷上无效,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10题,满分102分)

17.(6分)(计算:|﹣ |﹣( ﹣π)0﹣sin30°+(﹣ )﹣2.

考点: 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 先分别根据绝对值的性质、0指数幂及负整数幂的计算法则、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计算出各数的值,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原式= ﹣1﹣ +4

=3.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熟知绝对值的性质、0指数幂及负整数幂的计算法则、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6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考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解答: 解: ,

①×2+②得:7x=14,即x=2,

把x=2代入①得:y=﹣3,

则方程组的解为 .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19.(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3,4),B(﹣4,2),C(﹣2,1),且△A1B1C1与△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

(1)画出△A1B1C1,并写出A1的坐标;

(2)P(a,b)是△ABC的AC边上一点,△ABC经平移后点P的对称点P′(a+3,b+1),请画出平移后的△A2B2C2.

考点: 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

分析: (1)首先作出A、B、C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求得;

(2)把△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解答: 解:(1)如图所示:

A1的坐标是(3,﹣4);

(2)△A2B2C2是所求的三角形.

点评: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对称和图形的平移,理解P(a,b)的对称点P′(a+3,b+1),即把已知的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对应点是关键.

20.(10分)如图,在一个18米高的楼顶上有一信号塔DC,李明同学为了测量信号塔的高度,在地面的A处测的信号塔下端D的仰角为30 °,然后他正对塔的方向前进了18米到达地面的B处,又测得信号塔顶端C的仰角为60°,CD⊥AB与点E,E、B、A在一条直线上.请你帮李明同学计算出信号塔CD的高度(结果保留整数, ≈1.7, ≈1.4 )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分析: 利用30°的正切值即可求得AE长,进而可求得CE长.CE减去DE长即为信号塔CD的高度.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AB=18,DE=18,∠A=30°,∠EBC=60°,

在Rt△ADE中,AE= = =18

∴BE=AE﹣AB=18 ﹣18,

在Rt△BCE中,CE=BEotan60°=(18 ﹣18) =54﹣18 ,

∴CD=CE﹣DE=54﹣18 ﹣18≈5米.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要求学生能借助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难点是充分找到并运用题中相等的线段.

21.(10分)中学生上学带手机的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媒体记者随机调查了某校若干名学生上学带手机的目的,分为四种类型:A接听电话;B收发短信;C查阅资料;D游戏聊天.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1和图2的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 200 名学生;

(2)将图1、图2补充完整;

(3)现有4名学生,其中A类两名,B类两名,从中任选2名学生,求这两名学生为同一类型的概率(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

考点: 列表法与树状 图法;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专题: 计算题;数形结合.

分析: (1)用A类的人数除以该类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总人数;

(2)分别计算出B、D两类人数和C、D两类所占百分比,然后补全统计图;

(3)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名学生为同一类型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解答: 解:(1)100÷50%=200,

所以调查的总人数为200名;

故答案为200;

(2)B类人数=200×25%=50(名);D类人数=200﹣100﹣50﹣40=10(名);

C类所占百分比= ×100%=20%,D类所占百分比= ×100%=5%,

如图:

(3)画树状图为:

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名学生为同一类型的结果数为4,

所以这两名学生为同一类型的概率= =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出事件A或B的概率.也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22.(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PD切⊙O于点C,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D,DE⊥PO交PO延长线于点E,连接PB,∠EDB=∠EPB.

(1)求证:PB是的切线.

(2)若PB=6,DB=8,求⊙O的半径.

考点: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由已知角相等,及对顶角相等得到三角形DOE与三角形POB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OBP为直角,即可得证;

(2)在直角三角形PBD中,由PB与D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D的长,由切线长定理得到PC=PB,由PD﹣PC求出CD的长,在直角三角形OCD中,设OC=r,则有OD=8﹣r,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r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r的值,即为圆的半径.

解答: (1)证明:∵在△DEO和△PBO中,∠EDB=∠EPB,∠DOE=∠POB,

∴∠OBP=∠E=90°,

∵OB为圆的半径,

∴PB为圆O的切线;

(2)解:在Rt△PBD中,PB=6,DB=8,

根据勾股定理得:PD= =10,

∵PD与PB都为圆的切线,

∴PC=PB=6,

∴DC=PD﹣PC=10﹣6=4,

在Rt△CDO中,设OC=r,则有DO=8﹣r,

根据勾股定理得:(8﹣r)2=r2+42,

解得:r=3,

则圆的半径为3.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3.(12分)如图,直线y=﹣2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C、B两点,过点C作CD⊥x轴,点P是x轴下方直线CD上的一点,且△OCP与△OBC相似,求过点P的双曲线解析式.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分析: 由直线y=﹣2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C、B两点,易得OC=2,OB=4,再分两种情况①当∠OBC=∠COP时,△OCP与△OBC相似,②当∠OBC=∠CPO时,△OCP与△OBC相似分别求出点的坐标,再求出过点P的双曲线解析式.

解答: 解:∵直线y=﹣2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C、B两点,

∴令y=0,可得﹣2x+4=0,解得x=2,即C(2,0) ,OC=2,

令x=0,可得y=4,即B(0,4),OB=4,

①如图1,当∠OBC=∠COP时,△OCP与△OBC相似,

∴ = ,即 = ,解得CP=2,

∴P(2,﹣1),

设过点P的双曲线解析式y= ,把P点代入得﹣1= ,解得k=﹣2,

∴过点P的双曲线解析式y= ,

②如图2,当∠OBC=∠CPO时,△OCP与△OBC相似,

在△OC P和△COB中,

∴△OCP≌△COB(AAS)

∴CP =BO=4,

∴P(2,﹣4)

设过点P的双曲线解析式y= ,把P点代入得﹣4= ,解得k=﹣8,

∴过点P的双曲线解析式y=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求反比例函数,解题的关键是分两种情况正确画出图形.

24.(12分)李老师家距学校1900 米,某天他步行去上班,走到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带手机,此时离上班时间还有23分钟,于是他立刻步行回家取手机,随后骑电瓶车返回学校.已知李老师骑电瓶车到学校比他步行到学校少用20分钟,且骑电瓶车的平均速度是步行速度的5倍,李老师到家开门、取手机、启动电瓶车等共用4分钟.

(1)求李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

(2)请你判断李老师能否按时上班,并说明理由.

考点: 分式方程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设李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为xm/分钟,骑电瓶车的平均速度为5xm/分钟,根据题意可得,骑电瓶车走1900米所用的时间比步行少20分钟,据此列方程求解;

(2)计算出李老师从步行回家到骑车回到学校所用的总时间,然后和23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 解:(1)设李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为xm/分钟,骑电瓶车的平均速度为5xm/分钟,

由题意得, ﹣ =20,

解得:x=76,

经检验,x=76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则5x=76×5=380,

答:李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为76m/分钟,骑电瓶车的平均速度为380m/分;

(2)由(1)得,李老师走回家需要的时间为: =12.5(分钟),

骑车走到学校的时间为: =5,

则李老师走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为:12.5+5+4=21.5<23,

答:李老师能按时上班.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

25.(12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一个锐角等于60°的菱形纸片,小芳同学将一个三角形纸片的一个顶点与该菱形顶点D重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三角形纸片,使它的两边分别交CB、BA(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E、F,∠EDF=60°,当CE=AF时,如图1小芳同学得出的结论是DE=DF.

(1)继续旋转三角形纸片,当CE≠AF时,如图2小芳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再次旋转三角形纸片,当点E、F分别在CB、B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请直接写出DE与DF的数量关系;

(3)连EF,若△DEF的面积为y,CE=x,求y与x的关系式,并指出当x为何值时,y有最 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考点: 几何变换综合题.

分析: (1)如答图1,连接BD.根据题干条件首先证明∠ADF=∠BDE,然后证明△ADF≌△BDE(ASA),得DF=DE;

(2)如答图2,连接BD.根据题干条件首先证明∠ADF=∠BDE,然后证明△ADF≌△BDE(ASA),得DF=DE;

(3)根据(2)中的△ADF≌△BDE得到:S△ADF=S△BDE,AF=BE.所以△DEF的面积转化为:y=S△BEF+S△ABD.据此列出y关于x的二次函数,通过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来求y的最小值.

解答: 解:(1)DF=DE.理由如下:

如答图1,连接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

又∵∠A=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AD=BD,∠ADB=60°,

∴∠DBE=∠A=60°

∵∠EDF=60°,

∴∠ADF=∠BDE.∵在△ADF与△BDE中, ,

∴△ADF≌△BDE(ASA),

∴DF=DE;

(2)DF=DE.理由如下:

如答图2,连接BD.∵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

又∵∠A=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AD=BD,∠ADB=60°,

∴∠DBE=∠A=60°

∵∠EDF=60°,

∴∠ADF=∠BDE.

∵在△ADF与△BDE中, ,

∴△ADF≌△BDE(ASA),

∴DF=DE;

(3)由(2)知,△ADF≌△BDE.则S△ADF=S△BDE,AF=BE=x.

依题意得:y=S△BEF+S△ABD= (2+x)xsin60°+ ×2×2sin60°= (x+1)2+ .即y= (x+1)2+ .

∵ >0,

∴该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

∴当x=0即点E、B重合时,y最小值=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解题过程中,利用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对于促进角与角(边与边)相互转换,将未知角转化为已知角(未知边转化为已知边)是关键.

26.(14分)(2015o赤峰)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a经过点A(﹣1,0)、C(0,3),与x轴交于另一点B,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

(2)连接DC、BC、DB,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

(3)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将A(﹣1,0)、B(3,0)代入二次函数y=ax2+bx﹣3a求得a、b的值即可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分别求得线段BC、CD、B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定即可;

(3)分以CD为底和以CD为腰两种情况讨论.运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建立起P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再结合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1)∵二次函数y=ax2 +bx﹣3a经过点A(﹣1,0)、C(0,3),

∴根据 题意,得 ,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由y=﹣x2+2x+3得,D点坐标为(1,4),

∴CD= = ,

BC= =3 ,

BD= =2 ,

∵CD2+BC2=( )2+(3 )2=20,BD2=(2 )2=20,

∴CD2+BC2=BD2,

∴△BCD是直角三角形;

(3)存在.CD2+BC2=( )2+(3 )2=20,BD2=(2 )2=

y=﹣x2+2x+3对称轴为直线x=1.

①若以CD为底边,则PD=PC,

设P点坐标为(x,y),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

得x2+(3﹣y)2=(x﹣1)2+(4﹣y)2,

即y=4﹣x.

又P点(x,y)在抛物线上,

∴4﹣x=﹣x2+2x+3,

即x2﹣3x+1=0,

解得x1= ,x2= <1,应舍去,

∴x= ,

∴y=4﹣x= ,

即点P坐标为( , ).

②若以CD为一腰,

∵点P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由抛物线对称性知,点P与点C关于直线x=1对称,

此时点P坐标为(2,3).

∴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为( , )或(2,3).

点评: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存在性问题",结合二次函数图象和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的性质,考查了它们存在的条件,有一定的开放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