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注意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归纳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除。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上节课已经对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师现在就来考考大家。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4.68÷1.2=( )÷12
2.38÷0.34=( )÷( )
5.2÷0.32=( )÷32
161÷0.46=( )÷( )
指定一个小组学生轮流回答。
教师: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那同学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吗?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向商不变性质的知识点靠拢,并回忆商不变的性质的具体)
教师:既然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那我们现在就更进一步地来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2)]
二、新课学习
1.教学第29页例5。
(1)教师出示第29页例5:12.6÷0.28-
(2)组织学生尝试计算,然后指名汇报。
(3)教师:你们认为哪一个计算是正确的?说说你的理由。
组织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应同时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当被除数位数不够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O”补足,再计算。21教育网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将错误的计算擦掉。
2.归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师:一个数除以小数应怎样计算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归纳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总结: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一看,二移,三算)学生在教材第29页填空。
三、结论总结
师:讨论: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1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
2组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三)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二)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四)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二位数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二)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笔算乘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除法(一) 商一位数(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 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整十数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 用整十数除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三位数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