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使学生会计算分母不超过10、结果不需要约分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3、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就是1,从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法。
教学难点:
从理解分数意义入手,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课型课时:
要素组合方式,标准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看+想+做
1.口算并说明是怎样计算的。
46-5120+1350-20
2.老师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提问
① 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如果5份都取了,应该用什么数表示?
②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应该怎么计算呢?
二、自主探究
出示例1:张纸的几分之几?
①用什么方法计算?
②从图上看结果是多少?
(多找几位同学说一说、同桌同学互相说……采取多种形式加深算理的理解。)
提问:计算前后分母变了吗?分母为什么不变?
三、巩固拓展
观察讨论
①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②阴影部分各占几份?分别用什么分数表示?
③怎样计算?为什么?
四、梳理整合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1-4题
1.2.2函数的表示法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一)
函数的性质习题课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一)
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课件ppt泰山版九年级上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课件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1课时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1.2.1函数的概念(1)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一
1.3.1函数的单调性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一)
有理数的复习(一)教案(华师大版七年级上)
集合(1)课件1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5.4二次函数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下
集合(2)课件1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课件ppt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指数函数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有理数的复习(二)教案(华师大版七年级上)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课件2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课件ppt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对数运算性质—换底公式课件ppt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青岛版九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题
集合的基本运算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课件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2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函数的单调性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3.2.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三)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集合与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习题课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一)
5.6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第三课时)课件ppt
5.5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下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下
青岛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莘县朝城初中)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