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日期:2016 年 01 月 17 日
用时:
____
得分:
____
一、填空。
1、求两个数的和用计算,求两个数的差用计算,减法是加法的运算.求两个数的商用计算。
2、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3、两点之间可以画很多线,其中最短,它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
4、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是.这个点就是角的,两条射线就是角的两条。
5、“向后转”转过了°,“向右转”转过了°。
6、角的单位是,我们可以用来测量角的大小.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的角是度。
7、过一个平面的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8、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射线可以向无限延伸。
9、一百万零四百零四写作,350047010读作。
二、判断。
1、一条直线长100米…… √×
2、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 √×
3、边越长,角越大…… √×
4、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差是80.如果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20,差就是60…… √×
5、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
6、射线比直线短…… √×
三、选择。
1、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钝角,另一个角是()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2、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的角
A.50°
B.100°
C.150°
3、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能得一条()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4、已知○+△=□,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
B.△+□=○
C.□-△=○
5、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3,差就()
A.增加3
B.减少3
C.不变
6、一个角大于90°,小于91°,这个角是()
A.锐角
B.平角
C.钝角
D.周角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锐角
A.1个
B.3个
C.2个
8、一个直角加一个锐角是()角
A.周角
B.平角
C.钝角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00+1000=
54-24÷6=
60×70=
100÷4=
3000-500=
125×5×8=
25×4×9=
613-99=
584-484=
80+20÷4=
37×(16÷8)=
48-8×6=
(70-21)÷7=
689×0÷9=
91-89=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37+86+63=
254+(524+146)=
262-186-14=
381-199=
228+107=
323-(223+65)=
178+297=
168+249+132+451=
694+238-594=
五、解决问题。
1、奶奶58岁,比小红岁数的4倍还多10岁.小红多少岁?
列式:
答:小红岁。
2、四年级三个班同学学做花圈,一班做82朵,二班做90朵,三班做98朵,三个班共做多少朵?平均每个班做多少朵?
列式:
答:三个班共做朵,平均每个班做朵。
3、饲养场有公鸡245只,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3倍多45只,饲养场一共有多少只母鸡?
列式:
答:饲养场一共有只母鸡。
4、水果店下午运来水果45筐,下午比上午多运8筐,水果店今天一共运来多少筐水果?
列式:
答:水果店今天一共运来筐水果。
5、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城和B城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8千米.5小时后两车相遇.A城到B城一共有多少千米?
列式:
答:A城到B城一共有千米。
6、银河超市运来10包毛巾,每包240条.卖出1420条,还剩多少条?
列式:
答:还剩条。
交 卷
高一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高一数学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3
高一数学函数模型1
高一数学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
高一数学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
高一数学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
高一数学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3
高一数学函数模型2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2
高一数学子集与推出关系1
高一数学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高一数学点线距离,线线平行
高一数学分数指数幂2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1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小结与复习
高一数学函数模型3
高一数学算法教案
高一数学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
高一数学子集与推出关系2
高一数学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1
高一数学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3
高一数学交集教案
高一数学函数的运算
高一数学空间距离
高一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高一数学直线与圆锥曲线
高一数学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证明
高一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高一数学对数教案2
高一数学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