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1.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重点)
2. 会利用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 出长方形。(难点)
一. 知识链接
1 .在 同一平面内 (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
2. 两条直线相交成( ),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3.如果两条直线都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 )。
二.自主学习, 合作 探究
自己动手试一试 ,然后小组合作交流你的画法 :
1.画平行线时可以用( )和( )。
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2)过直线外 A 点画出 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我会归纳:画平行线的方法是: ( 1 )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 先画一条( ), (2) 用直尺仅靠 三角板的 另 一条直角 ,固定直尺,然后 ( ) 三角板。( 3 ) 最后沿 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 画出 另一 ( ),这两条直线互相( )。
2 ,画一组平行线,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 )。
3 ,画一个长 3 厘米、寛 2 厘米的长方形
我会归纳 :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长方形
三.课堂练习
1. ,过 A 点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
A .
A .
2 、画一个长 4 厘米、寛 2 厘米的长方形
3 、选择:
( 1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已知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
A 互相平行 B 互相垂直 C 相交
( 2 )长方形的长和寛( )
A 互相平行 B 互相垂直 C 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4 、判断:
( 1 )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
( 3 )与已知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
( 4 )铁路上的铁轨是互相平行的。( )
( 5 )双杠的两根杠子是互相平行的。( )
( 6 )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长度都相等。( )
5 、填空
( 1 )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 )。
( 2 )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 )条。
( 3 )长方形的长和寛互相( )。
( 4 )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 )条已知直线的平行性。
( 5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
( 6 )我可以用()和()来画平行线。
( 7 )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垂条直的线段,它们的长度都( )。
(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 直线( )。
四,课堂检测
1、 过 A 点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
A . . A
2、 过 A 点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A .
3、 画一个长 5 厘米,寛 3 厘米的长方形
五、拓展延伸
在下面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题型归纳推荐
大家都在看
单项式的乘法
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思路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案
生活中的轴对称导学案
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学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
数学期末复习导学案设计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初一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教案
整式的乘除导学案设计
多项式的乘法
数学第三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
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教案
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初一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复习教案
几何图形初步教案设计
初一数学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
绝对值与相反数教案导学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教案
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设计方案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思路
基本平面图形复习教案
数学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学案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完全平方公式
初一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数学下册第六章概率初步导学案
同底数幂的除法 第二课时
整式的乘除导学案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