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判断正误:两条直线相交,它们就互相垂直 。 ( )
分析:从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来看,有两种情况: ① 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 四个角都不是直角 。 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才能叫做互相垂直 。 题目只说两条直线相交,并未指出成直角,所以它们不一定互相垂直,本题应判为错误 。
判断正误: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 ( )
分析:如图4 — 19所示,A、B两条线虽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不相交,但它们不是平行线 。 而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此题未指出是直线,所以应判为错误 。
判断正误:两条平行线一定没有公共点 。 ( )
分析:既然是平行线,就不会相交,不相交就没有公共点,所以本题应判为正确 。
过直角内一点A,分别作两条直角边的垂线 。 用这种方法可以画出什么图形?
分析:将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与直角的一条边重合,并使A点在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上;从A点出发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一条线段(如图4 — 21所示),则这条线段是直角其中一条边的垂直线段 。 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直角另一条边的垂直线段 。 所以用这种方法可以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
画一个边长是 2.5厘米 的正方形 。
分析:画的步骤如下:
(1)画一条长2.5厘米的线段;(图4 — 22(1))
(2)过两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线段,使每条线段长2.5厘米;(图4 — 22(2))
(3)把这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图4 — 22(3))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新苏教版)
必备的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2016年)
人教B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指数与指数函数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数学《展开与折叠》知识点整合
人教B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案例 让课堂常态化成为一种习惯
小学二年级上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
六年级数学毕业期末总复习计算题专项训练题
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北师大版):选择题
人教B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知识点
数学期末测试卷小升初必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学会倾听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含答案)
2017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练:导数在函数研究中的应用
2016年五年级数学《小数除以小数》练习题:上学期
高一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B版)
2017中考数学备考指导:考点及题型整理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2017小升初数学总结:百分数应用
人教版初一数学《图形的变化》学习重点
人教B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对数与对数函数
人教A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2016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自测卷(2016年)
人教A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指数函数知识点
2017小升初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调研试卷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题(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