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一、选择题
1.要使正十二边形旋转后与自身重合,至少应将它绕中心旋转的度数为( )
A.75° B.60° C.45° D.30°
2.如图4所示,△ABC平移后得到△DEF,已知∠B=35°,∠A=85°,则∠DFK=( )
A.60° B.35° C.120° D.85°
3. 下列汽车标志中,是旋转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2 (B)3 (C)4 (D)5
4.如图所示,下图可以看作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可能旋转( )。
A、30° B、60° C、90° D、150°
5.如图所示的图案绕旋转中心旋转后能够与自身重合,那么它的旋转角可能是( )。
A、60° B、90° C、72° D、120°
二、填空题
1.在平移和旋转变换下,图形的_____不变,______不变。
2.如图1所示,∠ABC经过平移得到∠ADE,其平移的方向是______, 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_。
3. 要确定一个图形旋转后的位置, 除需要此图形原来的位置以及需要知道旋转中心外,还需要知道 ______和______。
4.如图2,等边三角形ABC,D、E、F都是三边的中点,则△ADE绕______ 点旋转___度,可得到△DBF。
5.如图所示,线段AB是线段CD通过平移得到的,线段CD长为3.5cm,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__cm 。 。
6.△ABC是△FDE平移得到(如图)
点B的对应点是点 ;
点C的对应点是点 ;
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
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
∠B的对应角是 ;
∠C的对应角是 。
△ABC平移的方向是 ,平移的距离是
7.△ADE是由△ABC旋转而得(如图)
点B的对应点是点 ;
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
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
∠A的对应角是 ;
∠B的对应角是 ;
旋转中心是点 ;
旋转的角度是 。
三、操作题
1. 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如图),使点A平移到点A′处,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画出△AOB平移后的三角形,其平移方向为射线AD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D的长。
3. 先将方格纸中的图形向左平移5格,然后再向下平移3格。
4. 将所给图形沿着PQ方向平移,平移的距离为线段PQ的长。画出平移后的新图形。
5.做出“三角旗”绕O点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案。
6. 画出四边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3
算法初步复习3
高一数学实数与向量的积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
高一数学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2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1
算法初步复习2
高一数学二倍角的正余弦、正切1
集合2
算法初步复习9
程序框图2
子集全集补集2
算法初步复习1
算法初步复习4
正余弦的诱导公式1
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正切1
算法初步复习7
样本分析
程序框图1
子集全集补集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
正余弦的诱导公式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