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超越别人,就要在别人还玩耍的时候,自己静静的学习。做好超越别人的准备了吗?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分享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复习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
1、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方法:1、点对点,量角器的中心对准顶点,2、线对线,一条边和一条0刻度线重合,使另一条在量角器下.3、读准数,从0刻度线开始看过去读。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在放大镜下看角大小也不会发生改变。
3、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周角是360°
4、画角的步骤(如画60度的角):画一条射线,是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在画一条射线。
5、一幅三角板能拼出的角有:(画时把它们拼在一起再来画)
15°=45°-30° 75°=45°+30° 105°=45°+60° 120°=90°+30°
135°=45°+90° 150°=60°+90° 165°=180°-(45°-30°)
7、钟表面上的角:主要是看时针、分针等所夹的角对住了读数这环占了几大格。(如1到2是一大格,)每一大格是30度。
8、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9、一辆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80千米/时。
每秒走5米记作5米/秒。
10、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11、乘法估算,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
12、估算基本方法的内涵就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13、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4、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5、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但是过一点却只能画一条。
16、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7、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之和为180度、对角线互相平分。
18、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两条边叫上、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两腰。上下底之间画的垂直线段就是它们的高。它有无数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9、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0、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可以据此制作自动伸缩门。
21、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的高有无数条。
2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23、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4、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是轴对称图形。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复习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次根式课件4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件2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课件2
等腰三角形课件3
等腰三角形课件3
勾股定理课件6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1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2
因式分解课件4
勾股定理课件6
分式的加减课件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课件2
勾股定理课件7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课件1
二次根式课件3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1
角平分线课件1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3
勾股定理课件8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课件3
变量与函数课件2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3
二次根式课件4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件3
分式的加减课件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课件3
角平分线课件1
因式分解课件6
勾股定理课件5
二次根式的加减课件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