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填空:
1、80,90,81和85的平均数是()。
2、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60,其中一个数是120,另一个数是()。
3、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80,丙数是50,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4、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1分,其中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0分,他的英语成绩是()。
5、四年级两个班参加植树活动,一班有46人,平均每人植树6棵,二班有49人,共植树294棵,四年级平均每人植树()棵。
6、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9,其中最大的是()
7、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其中两个数是24和17,第三个数是()。
8、5个数写成一排,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数是10,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
9、小明一天中测量了5次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分别是:75次,67次,72次,70次,76次。他平均1分钟脉搏跳动()次。
10、在一次献爱心捐赠课外读物的活动中,五年级97人共捐书873本,四年级128人共捐书1024本,五年级平均每人捐书()本,四年级平均每人捐书()本,四、五年级平均每人捐书()本。(取整数)
二、选择题:
1、在一组不同的数字中,最大数是15,这组数的平均数不可能是( )。
A、7
B、13
C、27 2 、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其中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1,第三个数是( )。
A、11
B、13
C、14 3、 a、b、c代表三个连续自然数,这三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 )。
A、a
B、b
C、c 4、五个数的平均数是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数变为70,这个数原来是( )。
A、20
B、30
C、40 5、气象站在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的温度分别是摄氏8度、15度、24度、17度。计算这天的平均气温正确的算式为( )。
A、(8+15+24+17)÷4
B、(8+15+24+17)÷(1+7+13+19)
C、(8+15+24+17)÷24 三、判断。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强身高120厘米,不会游泳的他下河玩耍一定安全。( √× )。
2、学校共有32名教师,平均年龄是34岁,年龄比平均数大的教师一定有16人。( √× )
3、一组数据有6个30,5个31,1个33和2个34,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0+31+33+34)÷4=32。( √× )
4、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比最小的数要大,比最大的数要小。( √× )
5、99是99.98和100的平均数。( √× )
七年级数学 特殊三角形·例题解析
[第二章]代数“有理数”能力自测题答案
新人教代数第三章“整式的加减”能力自测题
七年级数学 全等三角形真题能力训练
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 线段、直线和角·真题练习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法专项练习1
北师大版 第七章 代数式的同步练习
新人教代数“整式的加减”能力自测题答案
列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真题练习
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和平行线·真题练习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整式同步练习
七年级几何.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结论识辨
巨人学校数学初一上册课件 平行线
[第二章]代数“有理数”能力自测题
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和平行线·要点解析
[第八章]整式的加减知识解析2
[第八章]整式的加减知识解析1
[第八章]整式的提高及创新题练习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同底数幂的习题
学习幂的运算性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七年级上册 不等式(组)型应用题·真题解析
如何抓住“根”本解题
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和平行线·真题练习
七年级数学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技巧
新人教版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典型例题解析
北师大版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
代数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能力自测题
中考真题—代数综合题解析
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和平行线·要点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