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4
收藏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取得巨大的进步,下文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的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要点:
1.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 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看了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是不是感觉轻松了不少呢?感谢大家对查字典数学网的支持。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学案2
图形的相似导学案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学案1
角平分线教案3
数列的概念复习课件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复习课件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教案1
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学案3
空间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复习课件
灯光与影子教案1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学案2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1
确定圆的条件教案2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学案1
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学案1
抛物线复习课件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教案1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教案2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教案3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学案2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案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复习课件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教案2
曲线与方程复习课件
花边有多宽教案2
直线的斜率与直线方程复习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