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4
收藏
教学内容:
复习位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
2、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将数对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1.谈话:为了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老师想调整一下同学们的座位。下面是座位示意图:
已知(1,4)表示小亮的位置。
⑴小明、小丽和小红的位置用数对分别可以表示为( , ),( , ),( , )。
⑵老师想把小刚排在(5,3)这个位置上,请你在图中标出来。
⑶从小明的位置向左数2列,再向后数1行就是小强的位置,小强的位置是( , )。
2.下面是一幅街区平面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五爱城所在的位置可以用(2,7)表示,它在火车站以东200m,再往北700m处。
⑴像上面那样描述一下其他建筑物的位置。
⑵小刚家在火车站以东600m,再往北400m处小红家在火车站以东900m,再往北200m处。在图中标出这两名同学家的位置。
⑶星期六,小刚的活动路线是(6,4)→(2,7)→(4,3)→(5,7)→(7,6)→(9,4)→(11,1)→(11,8)→(6,4)。与一说,他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二、回顾整理
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先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三、巩固拓展
1.运用平移的方法加深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按要求完成题目。 (答案:数对略)
⑴图中点A的位置可用数对(1,1)表示,那么平移平行四边表其他各顶点的位置分别怎样表示?
⑵写出平行四边形向上和向右平移的的图形,写出平移后的各顶点的公交车位置。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小结:一个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列数没变,行数发生变化;向左或向右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行数没变,列数发生变化。
2.教材第114页第4题。教师:我们都下过五子棋,都知道五子棋的规则。请观察题中的情境图,你能用数对来准确地表示出图上的棋子的具体位置吗?
学生观察图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四、课后小结。
位置可以由数对来确定,要注意数对的规范写法,逗号前面表示列,逗号后面表示行。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作图法
小升初数学必考经典题型:相遇问题
高中数学算法知识点总结:程序框图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听课的方法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亲自推导公式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定理的学习方法
福建省莆田市某重点中学招生试卷应用题精选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预习的方法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温故法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扫除绊脚石
高中数学知识点:抛物线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求教与自学相结合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课后“重总结、勤归纳”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注重学习内容的衔接
初一数学学习应如何打好基础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期末复习的方法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初一数学必胜宝典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学会总结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重视实际应用的复习方法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演示法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2011高考数学之如何规范答题
学好初一数学的六大方法技巧
初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两大原因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经验,评价学习效果
初一数学期末考试答题注意事项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课余学习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