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0
收藏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这部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教学建议: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等。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让学生通过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教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平面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整理与复习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2
圆的认识教案2
约分教案2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3
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最大公因数教案2
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教案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案
找规律教案3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1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1
探索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2
最大公因数教案3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案1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案1
体积与容积教案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2
认识方程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1
有趣的测量教案3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2
最小公倍数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