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4
收藏
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背后都是数学在后面强有力的支撑。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三必修五数学等差数列基本性质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
⑴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加一数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仍为d.
⑵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乘以常数k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kd.
⑶若{an}{bn}为等差数列,则{ an ±bn }与{kan +bn}(k、b为非零常数)也是等差数列.
⑷对任何m、n ,在等差数列中有:an = am + (n-m)d(m、n∈N+),特别地,当m = 1时,便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此式较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一般性.
⑸、一般地,当m+n=p+q(m,n,p,q∈N+)时,am+an=ap+aq .
⑹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从中取出等距离的项,构成一个新数列,此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kd( k为取出项数之差).
(7)下表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m的项ak.ak+m.ak+2m.....(k,m∈N+)组成公差为md的等差数列。
⑻在等差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末项除外)都是它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⑼当公差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增大而增大;当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减少而减小;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等于一个常数.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三必修五数学等差数列基本性质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册《分一分》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一年数学上《认识11~20各数》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同步练习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单元分析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9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步练习题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一数学上册《认识物体》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数一上册《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单元主题备课资料(三)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西师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