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4
收藏
立体几何题一般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 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整理的
数学立体几何的解法技巧,请考生学习。
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1)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2)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6)经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以上性质(2)、(3)、(5)、(6)在课文中虽未直接列为”性质定理“,但在解题过程中均可直接作为性质定理引用。
解答题分步骤解决可多得分
01、合理安排,保持清醒。
数学考试在下午,建议中午休息半小时左右,睡不着闭闭眼睛也好,尽量放松。然后带齐用具,提前半小时到考场。
02、通览全卷,摸透题情。
刚拿到试卷,一般较紧张,不宜匆忙作答,应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更多的信息,摸透题情。这样能提醒自己先易后难,也可防止漏做题。
03、解答题规范有序。
一般来说,试题中容易题和中档题占全卷的80%以上,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
对于解答题中的容易题和中档题,要注意解题的规范化,关键步骤不能丢,如三种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表达要规范,逻辑推理要严谨,计算过程要完整,注意算理算法,应用题建模与还原过程要清晰,合理安排卷面结构……对于解答题中的难题,得满分很困难,可以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因为高考阅卷是“分段评分”。
比如可将难题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获取一定的分数。
有些题目有好几问,前面的小问你解答不出,但后面的小问如果根据前面的结论你能够解答出来,这时候不妨引用前面的结论先解答后面的,这样跳步解答也可以得分。
17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的解法技巧的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数学网预祝考生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04)组合(B)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模拟试题(09)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B[上学期]
八年级上期中试卷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08)组合(C)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14)代数(D)
第一届澳门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试题
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二数学试题(无答案)
湖北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第二届澳门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试题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辽宁试题
北师大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试题
我爱数学初中生夏令营数学竞赛试卷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01)数论(A)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06)代数(A)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模拟试题(05)
初二竞赛练习[上学期]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07)几何(B)
初二数学单元试题(四边形)
南师大附中初中二年级数学单元测试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数据的收集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15)(综合训练)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模拟试题(08)
数学辅导试卷(无答案)[上学期]
2006学年度上学期初三数学期中测试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10)数论(C)
一次函数(无答案)[上学期]
初二年数学期中测试卷(无答案)[上学期]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05)几何(A)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