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3
收藏
教学内容:
数学书76页例2。
教学目标:
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09= 99= 1919=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5页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思考:
1.先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
2.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最后算什么?如果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者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1、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2、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3、做一做:(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
a、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下面,就要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b、板演练习,请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65页做一做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啊,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a、进位的数字有无写错。b、进位的数字要写到前一位的右下角。C、要小一些。(如果学生写的不合格,要指出并更正)d、有无加到前一位上去。
②师:这个学生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打或。
师:认为第2小题第一步对的请举手?(方法同第小题的第一步)
④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各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2)讨论几道题的第二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不同答案)
②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十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十位满几十,仍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给第二题打或。
(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6)拓展练习
数学课本第66页第3、4题。
六、全课小结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要加几。
⑤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66页 2题 3题
练习:66页 1题 4题
八、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
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
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④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要加几。
⑤再把两次乘法得的积相加。
初中数学说课稿:《正数和负数》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说课稿:《乘法估算》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向量的直角坐标》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说课稿:《图形的周长》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三课时)》优秀说课稿范例
初中数学说课稿:矩形(第一课时)说课稿
初中数学说课稿:《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说课稿范文模板
初中数学说课稿:《相似三角形》说课稿范文模板
小学数学说课稿:《“年、月、日”的认识》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说课稿模板
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说课稿: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换与坐标》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初二数学《平行四边行的判定》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乘除法》优秀说课稿范例
小学数学说课稿:《位置与方向》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范文模板
初中数学说课稿: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反比例函数》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优秀说课稿范例
初中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梯形》优秀说课稿范例
初中数学说课稿:《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说课稿: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优秀说课稿范例
初中数学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八章《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模板
初中数学说课稿:初二数学16.3《分式方程解法》说课稿
初中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优秀说课稿范例
初中数学说课稿:19.2.2菱形(1)定义与性质说课稿
初中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优秀说课稿范例
初中数学说课稿:18.1勾股定理说课稿
初中数学说课稿:《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说课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