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9
收藏
在一年级的一节认识图形的数学课上,为了便于孩子们深刻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我给孩子们分发了学具模型。
我的初衷本是希望孩子们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说一说的活动,对这些立体图形建立具象的初步认识。可是,当我把这些学具送到孩子们的小手中时,一年级的孩子们已兴奋得蠢蠢欲动,他们对这些精巧的模型爱不释手,开始纷纷利用学具搭起了积木,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搭出的积木形状也千姿百态,这与我初始的教学设计已相去甚远,可是看到孩子们不时发出兴奋的叫喊:“老师,你看我摆的!”“老师,我摆了一个城堡!”“老师,我的是一个正要发射的火箭!”……
看到孩子们创意百出和那陶醉忘我的神情,我实在不忍心破坏孩子们的兴致来进行下一项的教学活动,索性将错就错,顺水推舟吧。
我请孩子们安静下来,宣布要玩一个游戏,并明确游戏的规则:利用这些模型搭积木,要求搭得漂亮有新意;并且在完成后,做一名小小解说员,向老师和同学逐一介绍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
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搭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我一面为激励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一面是我已被孩子的神奇的想象创造能力所折服,便拍下了一个个作品留作纪念。
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仍意犹未尽。这节课虽然偏离了预设,但再次回顾课堂中的细节时,发现仍有许多意外的收获:孩子们通过动手将学具搭成积木的过程,更深刻理解了圆柱的侧面、球的面是曲面,容易滚动;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六个面、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在搭建时比较平稳;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都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而我也应反思,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孩子的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还要充分考量孩子的心理特点,遵循孩子的天性。而由兴趣为出发点的教学设计,才会不断激发出孩子探索的欲望和智慧的火花,才不容易偏离轨道。
高三数学简单几何体复习题1
高三数学第一轮单元练习题2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测试题2
高三数学数列复习题4
高三数学简单几何体复习题15
高三数学第一轮单元练习题19
高三数学简单几何体复习题11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检测试题3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检测试题10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测试题5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检测试题14
高三数学第一轮单元练习题21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检测试题2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检测试题4
高三数学简单几何体复习题18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检测试题11
高三数学第一轮单元练习题20
高三数学数列复习题5
高三数学第一轮单元练习题17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检测试题8
高三数学简单几何体复习题12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检测试题13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检测试题1
高三数学第一轮单元练习题13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测试题4
高三数学第一轮单元练习题16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检测试题16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精练检测试题12
高三数学简单几何体复习题2
高三数学第一轮单元练习题1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