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2016-10-01 收藏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的“可视性”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1.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千米”。

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2.注重交流,概括换算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千米和米的进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法思考问题,使学生掌握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引出“千米”

1.在数学王国里,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教师伸出四根手指),猜一猜,这里住着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2.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

3.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别有多长吗?(学生动手比划)

4.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回想了长度单位中的四兄弟,那么拇指峰上住着谁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建立1千米的表象。

(1)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米有多长。

预设 生1:用米尺要量1000次。

生2:100米的路,要走10次。

生3: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2000步。

生4:绕200米的操场走5圈。

生5:绕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15分钟。

2.估计1千米的距离。

(1)初步估计:从我们的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

(2)想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3)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知,逐步加深学生对1千米的理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1.引导学生举例。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符号km表示。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摩托车的表盘上等)

2.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出示课件)

(1)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全长约6671千米。

(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是8844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师引导学生小结: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或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