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30
收藏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1、6/25吨=( )千克,1时40分=( )/( )时
2、在1.14,π,314%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3、13.5:0.9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4、30吨比()多20%;比30吨少20%是()吨。
5、2/20千克花生仁能榨出3/50千克花生油。1千克花生仁能榨出( )千克花生油;榨1千克花生油需要( )千克花生仁。
6、找规律填数:1/2,0.4,37.5%,4/11,5/14,( )/( ),( )%。
7、在一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是12厘米,那么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圆面积是()平方厘米。
8、光明小学五(1)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这个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比是6:5,这个班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9、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原来要10小时,现在要8小时。现在行使的时间比原来少()%,现在行使的速度比原来快( )%。
10、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差与被减数的比7:16,那么减数与差的比是();如果被减数是240,那么减数是()。
二、仔细推敲,明辨是非。(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一种彩票中奖率为1%,李叔叔买了100张,一定会有1张中奖。()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环也有无数条对称轴。( )
3、把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每段是这根绳子的1/3。 ( )
4、如果a×1/b=1,那么a与b互为倒数。( )
5、鸡、鸭共有60只,它们的数量比不可能是5:6。(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根铁丝长80米
B。果树的成活率是105%
C。商品降价12.5%
2、甲数增加10%与乙数相,则甲与乙的比是()。
A。11:10
B。10:11
C。9:10
3、直角三角形中,一 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4︰15,则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 )
A、4:11
b、11:15
C、4:5
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1.直接写得数。
1/2÷1/8=
4/7×2.8=
3/14÷6=
30÷5/9=
40×40%=
48÷120%=
1/5÷5%=
1/4+0.4=
1/2×1/3÷1/2×1/3=
4/9+0×11/12=
2.解方程。
2X÷1/3=60
X—80%X=120
(X—1.5)×1/3=6
五、动手动脑,学以致用。
1.画一画,算一算。
(1)在右边画一个直径是3厘米的圆,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2)分别算出圆的周长和正方形的面积。
2.荷花洗衣机厂第三季度产量统计如下。
(1)七月份产量和九月份产量的最简比是( )。
(2)九月份产量比八月份多( )%。
(3)七月份产量占第三季总产量的( )%。
3.右面是梅苑小学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 近视的学生有45人,视力正常的有多少人
(2) 视力正常的学生比假性近视的多多少人?
(3) 视力正常的学生与视力非正常学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滨江公园里有一块长10米,宽8米的长方形草坪,有一个射程是4米的自动喷灌装置安装在草坪的正中心。该草坪有百分之几的面积可以被喷洒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育才小学参加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统计表,根据表中信息计算后回答:哪所学校达标率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工一批零件,师、徒二人合做4小时完成,如果由师傅一人完成要6小时。二人开始合做一段时间后,师傅另有事情离开,余下的任务由徒弟单独完成,又用了3小时。师、徒二人开始合做了几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件衣服,第一天按原价出售,没人来买;第二天降价20%,仍没人来买;第三天再降价60元钱,终于售出。已知第三天售价恰好是原价的65%,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百灵鸟合唱团原来有45名学生,其中女生占60%,后来新增加了几名男生,现在合唱团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7:9.现在合唱团有多少名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11--20各数认识》教学反思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分类》教学反思(2)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用数学》课后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8、7、6加几》教学反思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8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后反思
《6和7的加减法》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
《分类》教学反思(3)
《加减法验算》教学反思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