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7
收藏
一、直接写得数
14+5=
19-6=
0+10=
5+13=
10-8=
19-5=
6+13=
18-5=
3+17=
19-2=
6+14=
9-5+4=
19-7=
8-3+5=
13+4=
17-4=
19-9+10=
二、填空
1、与1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2、比9小比6大的数有( )。
3、9个1是( ) 2个4是( )5个3是( )
4、比8少2的数是( ) 比5大3的数是( )
5、把下面的算式按要求填在括号内。
4+2=
9-5=
2+7=
6+3=
9-7=
8+1=
得数相同的有( )。
得数小于5的有( )
三、看下面的数按要求填空
4
8
6
5
3
9
10
7
从左数第5个数是( ),从右数第6个数是( ),一共有( )个数, 中间的一个数是( ) 第8个数是( )。
四、在括号内填上“+”或“-”号
8( )2=10
9( )5=4
10( )10=0
6( )3=9
7( )0=7
8( )5=3
五、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6+( )=9
9-( )=4
( )+2=7
7+( )=10
9-( )=3
8-( )=5
六、在括号内填上“〈” “〉”或“=”号
3+2( )5-3
8-3( )5-2
6+3( )5+4
5-5( )2
0+9( )9
5+3( )9
七、解决问题
1、小红有4朵花,小明有3朵花,小刚有2朵花,三人一共有多少朵花?
2、小明买了5支铅笔,上星期用了以后还剩3支,小明上星期一共用了多少支?
3、小华家有4口人,小刚家比小华家多2口人,小刚家有几口人?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014年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
1.2.2函数的表示法课件ppt(人教版高一上)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试题
1.3函数的基本性质——奇偶性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集合(1)课件ppt(新人教版A必修1)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课件ppt(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二)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课件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1)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件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三)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2函数及其表示习题课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1.2.1函数的概念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1.2.2函数的表示法(一)课件新课标人教高中必修1
2.3.3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集合(2)课件ppt(新人教版A必修1)
2.2.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随堂优化训练课件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一)课件高中(必修1)
函数的概念(2)课件(人教版高一上)
函数的奇偶性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2.2.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课件ppt(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
2014年秋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