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7
收藏
不经历不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怎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不踏踏实实走过学习的坎坷路,怎能拥有考试的辉煌。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升初数学考试应用题综合练习,供大家参考。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
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
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 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
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
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
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3.6头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
两种解法:
解法一:
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10*30/5=60;每亩45天的总草量为:28*45/15=84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84-60)/(45-30)=1.6每亩原有草量为60-1.6*30=12,那么24亩原有草量为12*24=288,24亩80天新长草量为24*1.6*80=3072,24亩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头)
解法二:10头牛30天吃5亩可推出30头牛30天吃15亩,根据28头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亩每天新长草量(28*45-30*30)/(45-30)=24;15亩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亩80天所需牛180/80+24(头)24亩需牛:(180/80+24)*(24/15)=42头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小升初数学考试应用题综合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十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包装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青岛版《解决问题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找次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体积与容积》教学案例
《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新世纪版《估计费用》教学设计
冀教版《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
《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青岛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
青岛版《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