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3
收藏
1、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 )扩大(或缩小)( ) 倍数,( )不变。也可以表示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 )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2、 商的变化规律(一):在除法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反 而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二):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非0的数,商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三):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非0的数,商不变。
3、已知20040=5
(2004)(40□)=5
(2002)(40□)=5
4、如果3612=3,那么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362)(122)=3 ( )
(365)(123)=3 ( )
(366)(122)=3 ( )
(36+12)(12+12)=3 ( )
(367)(127)=3 ( )
(360)(120)=3 ( )
(36A)(12A)=3 (A不为0) ( )
(36B)(12C)=3 (B、C都不为0) ( )
5、判断对错
(1)124=(123)(43) ( )
(2) 40025=(4004)(254) ( )
(3) 8020=(804)4 ( )
6、下列说法对不对?
(1)被除数24乘2,除数4除以2,商不变。 ( )
(2)被除数24乘100,除数4乘100,商不变。( )
(3)被除数24乘10,除数4增加10,商不变。(202)( )
7、①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那么商就( )。
②如果除数缩小10倍,要使商不变,那么被除数要( )。
③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20倍,那么商( )。
④要使商不变,那除数和被除数要( )
8、已知2408=30
(2404)(8□)=30(240□)(8□)=30 (240□)(8□)=30(240○□)(8○□)=30 (240○□)(8○□)=60
9、学校把700个馒头平均分给200个鼓号队员,平均每个队员分得几个,还余几个? 以下哪种列式和计算是对的?( )
(1)700200=72=3(个)1(个)
(2)700200=3(个)100(个)
(3)7020=3(个)10(个)
(4)72=3(个)1(个)
10、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乘4,除数乘4,商( )。
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乘4,除数除以2,商( )。
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除以2,除数乘4,商( )。
两数相除,被除数除以12,除数除以2,商( )。
11、小科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的商是70,正确的商应该是( )。
芳芳在计算乘法时,把一个因数末尾多写了1个0,结果得到800,正确的积是应该是( )。
小冬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的商是70,正确的商应该是( )。
12、两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1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商是( ),余数是( )。
两数相除,商是7,余数是3,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20,商是( ),余数是( )。
两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60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37,商是( ),余数是( )。
两个数相除,商是27,如果被除数乘12,除数乘6,那么商是( )。
两个数相除,商是27,如果被除数乘12,除数除以6,那么商是( )。
两个数相除,商是270,如果被除数除以3,除数乘6,那么商是( )。
13、两数相除,商是19,如果商乘20,除数不变,那么被除数( )。
两数相除,商是19,如果商乘5,被除数不变,那么除数( )。
两数相除,商是19,如果商乘20,除数除以4,那么被除数( )。
两数相除,商是19,如果商乘20,被除数除以4,那么除数( )。
两数相除,商是19,如果被除数乘12,除数乘6,那么商是( )
14、古时候,有一个贪财的地主到了给长工们发工钱的时候,他对长工们说:你们的工 钱一共是170两银子,60个长工平均分,每人应得2两,还余下5两。就请大家喝杯茶吧!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心 教学设计
频数与频率教案
矩形教案
分式方程教案2
1.1.2 探索勾股定理(二)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三)教案
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案2
教案:分式方程
从分数到分式 教案
分式的加减法教案2
1.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教案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
探索勾股定理(二)教案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别(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 教案
分式的乘除(1)教案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2)教案
教案: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2
)教案: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16.2.2分式的加减教案
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设计
教案:分式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反比例函数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