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2
收藏
我的教学设计以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为导入,教授新课分为三个活动:活动一,折纸。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巩固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所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展示折纸的情况之后,引导学生对折纸情况的进一步思考 如果要计算两张纸的阴影部分加起来是多少,可以列出哪些算式?从而引出第二个活动:列算式。在这个活动中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的能力。在进行小组汇报时,引导学生观察列出的算式进行思考可以将算式分为几类?在分类进行计算过程了解到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引出了第三个活动: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以1/2+1/4为例进行小组内的探讨之后进行小组汇报,最后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是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得与失分析如下。
肯定点:(1)本节课的设计中包含多次的小组讨论,并让较多的小组进行汇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算法,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性的理念。(2)设计折纸活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3)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算式的规范性。
不足点:(1)设计过程中以复习通分为导入,将学生的思维定势在通分这个圈内,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2)设计折纸活动时,没有完全发挥出折纸的作用。这一部分可改进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折纸进行计算。学生在折纸进行计算过程中,引发思考通过折纸进行计算较为复杂,有没有较为简便的方法呢?从而导出从通分的角度进行讨论。(3)在小结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小结应交给学生,教师针对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从而揭示异分母分数的算理。
也许现在的我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的处理措施有些不成熟,但是我相信只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我们将能够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五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检测试题
概率初步课后练习1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测试题
二次根式的加减课后练习1
公式法课后练习
用列举法求概率课后练习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后练习1
比例线段课时练习1
比例线段课时练习2
正多边形和圆课后练习
含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课后练习2
二次根式单元综合测评
中心对称图形课后练习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测试题4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课后练习
方程检测试题2
圆周角课后练习
二次根式的加减课后练习2
配方法课后练习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后练习2
概率初步单元测试卷
方程检测试题1
方程检测试题4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课后练习
两圆位置关系检测试题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测试题2
因式分解法课后练习
概率课后练习
二次根式的乘除课后练习1
概率初步课后练习4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