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1
收藏
以上两个教学片断,教师以学生所喜欢的《西游记》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创设帮助猪八戒分饼的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探究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历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并初步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区别及假分数与带分数的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分析上面的教学片断,本人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比较成功的。
一、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分饼》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特点。如果用一般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可以很快把相关知识讲完,学生也能被动地接受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这些知识,但会觉得很乏味,只能停留在认知的表层。授课者深知其中道理,上课依始出示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西游记》,并播放主题曲,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接着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了猪八戒不会分饼的故事情节: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呢?猪八戒不会分,只能急得口水直流,同学们愿意帮帮猪八戒吗?通过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情节之中,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自然引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既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二、创设操作与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学科是一门探索性意识很强的学科,应培养学生一定的探索意识。教师只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自由发挥,在学生独立思索与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如:要把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可以怎样分?每份是多少?授课者把问题抛出后,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进行剪一剪、分一分、拼一拼、画一画,看每人能分得多少张,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把分法说一说。师巡视学生的活动情况,了解学生的想法,对有困难的小组做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再分别指名各组代表汇报结果和演示分法。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不但发现了不同的分法,理解了各种分法的意义,明白了四分之九与二又四分之一是相等的,认识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区别,理解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课堂讨论,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学会了表述自己的见解,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和见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力。
三、以严密的故事情节为导线,紧紧牵引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能使每个教学环节间环
环相扣,自然过度,甚至**迭起,紧紧牵引住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由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兴奋状态,学习效果将事半功倍。如本课中,教师开课时创设了学生最喜欢的《西游记》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快速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良好的开端。在学生很快帮助猪八戒把3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分得3/4张,解决了问题。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出示9张饼让学生按刚才的方法分一分,而是承接故事情节,继续以故事形式揭示研究内容。师:猪八戒吃完了3/4张饼后,还大声嚷: 我还没饱,我还要,大师兄,你最有本事,再找点吃的回来吧! 。孙悟空对猪八戒说:老猪,这次还是要平均分着吃,你分对了才能吃。教师以唯妙唯俏的语言和神态模仿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对话,既自然过度到下一个探究活动,更再一次激发学生帮助猪八戒解决难题的热情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快就投入到新的探究活动中,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善于创设各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苏科版数学七上5.4《从三个方向看》word学案2篇
苏科版数学七上5.4《从三个方向看》word学案(2)
2012苏科版七上5.4《从三个方向看》word教案1
苏科版数学七上5.3《展开与折叠》word学案(2)
2012苏科版七上6.3《余角、补角、对顶角》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6.2《角》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3.2《代数式》word教案1
苏科版数学七上6.1《线段、射线、直线》word学案
2012苏科版七上3.4《合并同类项》(第1课时)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4.1《从问题到方程》word教案(2)
2012苏科版七上6.1《线段、射线、直线》word教案1
2012苏科版七上6.1《线段、射线、直线》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4.2《解一元一次方程》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5.3《展开与折叠》(第1课时)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3.2《代数式》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2.2《数轴》word教案1
苏科版数学七上《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思考word学案(3)
2012苏科版七上3.4《合并同类项》(第2课时)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3.1《字母表示数》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七上6.4《平行》word学案
2012苏科版七上3.3《代数式的值》(第2课时)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七上6.2《角》word学案2篇
2012苏科版七上2.6《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4.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1课时)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2.1《比0小的数》word教案2
2012苏科版七上3.3《代数式的值》(第1课时)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七上6.3《余角、补角、对顶角》word学案2篇
2012苏科版七上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word教案
2012苏科版七上4.1《从问题到方程》word教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