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1
收藏
本周上了一节数学课《分数基本性质》。针对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的自我反思,收益很大。特反思如下。
一、复习旧知,横跨温旧引新的桥梁。
在备课时,我就深知分数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在课件中展示,并由学生齐读。为了更好的达到温习旧知的目的,我又设计了两道习题,学生在此基础上加深了商不变的规律的印象,为引新起到了很好地铺垫和桥梁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本节课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阿凡提在一次施行途中,遇到了一件事。一父亲把土地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到田地的1/3,二儿子分到了田地的2/6,三儿子分到了田地的3/9。大儿子和二儿子嫌少,同父亲争执了起来。阿凡提听后大笑,说了几句话,他们马上停止了争执。随后问:阿凡提大笑?他说了些什么? 引生猜测。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充满了好奇心,很快将思维转到比较1/3, 2/6, 3/9的大小上来。教师创设悬念:学完了本节课,你就知道了。学生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手脑并用,在实践中深入感知分数。
教师让学生用一个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即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3份涂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也在动脑,得出分数3/4,因势利导,在两次对折的基础上再对折,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6/8)再次对折呢?(12/16)挥手一指:长方形的纸有没有变化?(没有)阴影部分的面积有没有变化?(没有)那么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很容易得出:3/4=6/8=12/16,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经过总结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对此进行巩固后,再引导学生说出:0除外。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难点,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巩固练习,围绕中心。
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我设计了判断题、填空题等,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呈现,学生在此过程中兴趣盎然,在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新知,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
五、总结升华,结束本课。
最后,教师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师生进行补充,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今后的学习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4年六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题
徐州2014年小升初数学练习试题
小升初数学复习试题练习
小升初数学图形问题练习
小升初数学综合题模拟练习
广州小升初数学测试题
2014年小升初数学期末试题
小升初2014年数学测试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解析
2014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试题
最新的小升初数学资料复习
小升初2014数学六年级下册试题
苏教版2014小升初数学测试题
2014年小升初数学精选试题
广州2014年小升初数学测试题
2014年小升初数学练习题
2014做好小升初数学衔接
小升初数学分类复习专项练习
2014四川小学数学升学考试模拟题练习
小升初数学图形题解析
北师大版2014小升初数学试题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试卷练习
最新2014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
2014学年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
最新的小升初数学公式
2014年广州小升初升初测试题
2014小升初数学试卷练习
2014年小升初数学模拟题及解析
最新的小升初数学期末试题练习
小升初数学重点题讲解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