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1
收藏
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知识视窗】:能识别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分辨分数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区别。
【典例精析】
例1、一根绳子长36米,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 米,问还剩下多少米?
【分析】:分数不带单位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因此题中所给的两个 表示不同意思,不能混为一谈。
【解答】:36—36× —
=36—9—
=26 (米)。
答:还剩下26 米。
例2、一件衣服原价100元,先降价 ,再涨价 ,问衣服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分析】:这题先降价 ,再涨价 ,看似降价和涨价一样多,实际上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在100元的基础上降价,第二次是在降价后的价格(90)上涨价,因此衣服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解答】:100×(1— )=90(元)
90×(1+ )=99(元)
答:衣服现在的价格是99元。
例3、一篮子鸡蛋有81个,第一位顾客买走 ,第二位顾客买走剩下的 ,第三位顾客买走剩下的 ,第四位顾客买走剩下的 ,这时篮子里还剩多少个鸡蛋?
【分析】:把原来篮子里的鸡蛋看作单位“1”,那么第一次买走了总数的 ,第二次买走了总数的 ,第三次买走了总数的 ,第四次买走了总数的 ,也就是说每次买走的都是总数的 ,共买了四次,还剩下总数的 。
【解答】: (个)
答:还剩下45个鸡蛋。
例4、甲、乙、丙、丁四人共植树60棵,甲植树的棵树是其余三人的 ,乙植树是其余三人 ,丙植树是其余三人的 ,丁植树几棵?
【分析】:题目中出现三次“其余三人”但“其余三人”所包含的对象不同,因此,三个单位“1”不同。我们可以把四人的种棵树作为单位“1”,“甲植树的棵数是其余三人的 ”,就可理解为甲植树的棵数占1份,其余三人占2份,那么甲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 ,同理,乙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 ,丙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 ,这些过程就是所谓的转化单位“1”,使单位“1”统一为总棵数。
【解答】:丁植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1- - - =
丁植树棵数是:60× =13(棵)
答:丁植树13棵。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希望为大家准备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上《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数二上册《8,9的乘法口诀》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倍的认识》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8,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千米的认识》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上《8,9的乘法口诀》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8,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二上《8,9的乘法口诀》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数二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小学数学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上《3的乘法口诀》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