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
收藏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教学过程:
一、讨论05=?――发现规律
1.算一算:35=( ) 25=( ) 15=( )
2.找规律: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是5的乘法。
生2: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小1,积一个比一个小5。
师:按这样的规律05=? 全班同学高声齐答:等于0。
3.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
生1:我知道5个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
师:0是不是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呢?咱们再来算几题看看。
(师板书:03, 70, 19990)
生1:03=0。
师:为什么?
生1:因为3个0相加等于0,0+0+0=0。
生2:70=0。 3 0 7 8 生:现在我赞成第二种写法。因为_____,78=56,个位写6,向十位进5,08=0进5得5,要在十位上写5。所以0才不见了。 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现在的说法吗?
生:赞成。 (评析针对黑板板书,组织学生比较、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并深刻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是0的不同处理。)
二、练一练――掌握算法
师:打开课本,看看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完成练一练。
2402 3025 153 254
2042 3205 1503 2504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每两列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前两列的第一个因数只是几个数字交换了位置,第二个因数都一样。
生2:一题是因数末尾有0,一题是中间有0。
生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末尾也有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生4:后两列下一个算式比上一个算式第一个因数多了个0。
生5:因数多了个0,积也会多个0。
生6:注意0不要漏了,多了个0得数会多很多。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的教学实录
认识路线图
《年、月、日》思维上拓展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十几减九》课堂实录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例
《估算》课堂实录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可能性》课堂实录
《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课堂实录
《有余数除法》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减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实录
《估算》教学实录
《秒的认识》课堂实录
“年、月、日”课堂教学实录
《锐角和钝角》课堂实录
“约数和倍数”教学实录和评析
创设生动教学情景焕发数学课堂魅力
“列方程解题”教学实录与评析
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课堂实录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课堂实录
“统计”课堂教学实录与分析
“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数学实践活动实录
《认识时间》课堂实录
《解决问题》教学实录
《统计》课堂实录
“认识角”教学实录与评析
《7的乘法口诀》课堂实录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