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
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 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方法与过程
1.学生在运用学到的平均数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2.体验已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实际生活中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进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求平均数的方法,那怎样求平均数?谁能说一说?
生: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课本问题,学生看图并读打分结果
师:思考:哪个组对方案A的评分高?用什么来衡量?总分还是平均分?
生:教师组有5人,学生组有12人,不能用总分来衡量,要用平均分来衡量。可以用数据的和除以数据个数,求出平均数来比较评分的高低。21教育网
师:怎样计算方案A中每组评分的平均分?
生:教师组
(5+72+3+8)5 =305 =6(分)
学生组
(7+55+4+83+92)12 =7812 =6.5(分)
师:哪个组更喜欢方案A? 生:由于6﹤6.5,所以学生组更喜欢方案A。
2.师:怎样计算方案A的平均分?
生:总分数总人数=平均分
3.师: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计算出方案B的总分和平均分,并填在表中。
生:独立进行计算。
师:说说哪个方案的评分比较高。
生:经过计算,方案B的平均分大约是6.41分,所以方案B的评分比较高。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求总数量的方法
(1)连加法
(2)有相同的数量时乘加混合较简便
四、巩固练习
师:怎样求华华走的总米数?
生:455+634 生独立列式解答。
交流:(455+634)(4+5)
=4779 =53(米)
提取有价值的问题:文文从家到游乐宫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预设
解法一:(336+64)(7+9)
解法二:(3367+649)(7+9)
解法三:(336+649)(7+9)
讨论:前两种解法为什么错。
五、作业
课本46页1、2题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应用
精选高三数学知识点之抽样方法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复数
高三数学知识点:三角函数
高三数学知识点:集合与逻辑用语
2014高三数学圆的方程知识点
知识点:高三数学函数的最值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复习方法:导数是解题关键
2014高考数学易错易混的78个考点
高三数学重点知识点:轨迹方程的求解
高三数学知识点之抽样方法
20114高三数学知识点函数总结
高考数学三角恒等变形公式大全
高三数学知识点:函数与导数
高三数学重要知识点:立体几何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抽象函数
最新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之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高三数学知识点:圆的切线
最新高三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三数学知识点:向量的数量积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口诀:立体几何
高三数学公式口诀大全
精选高中高三数学公式:不等式证明知识概要
高三数学易错知识点归纳(二)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统计
2014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口诀:集合与函数
高三数学直线与圆知识点
最新高三数学知识点之双曲线
高三数学重要知识点:圆锥曲线
高三数学知识点:算法及流程图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