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
收藏
一、填一填
⒈典型错例:
653
248
原因分析:本题是根据规律写数,题目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写让学生按规律写数,只是出现表格,第一个表格基本上全做对了,第二个表格错的比较多。很多学生都写:1、2、4、5、8、9,没有找出表格里数的规律就直接写,都是按照从小到大写,只看前面一个数。其实课堂上,我们都有喊口令,老师说:1、3、5、7、9,学生回答:2、4、6、8、10。平时课堂上遇到的都是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没有遇到按奇数、偶数规律填写。中下部分的学生就发现不了这个规律。
⒉典型错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9,6+3□,9-2□,710,□□,6+□=10-2,8+□=8-□。
原因分析:学生对于比大小,掌握的还不错。这个题目比较灵活,尤其是最后2个题目,错的比较多。不少学生写6+4=10-2,知道等号两边的得数要相等,但是没有看到10后面还有减去2,导致错误。
四、比一比,填一填
典型错例:第3小题,最短的画,最长的画○。是观察3条不同形状的绳子。第4题,最轻的画,最重的画○。第一个天平是1个梨和3个橘子,第二个天平是3个橘子和2个香蕉。请问1个梨、1个橘子、1个香蕉,谁最轻?谁最重?
原因分析:有学生受前面2个小题影响,学生误以为长的画,短的画○,导致填错。还有学生是没有理解,把3个空格都画了,有的是粗心,有的是不懂。
五、列式计算
典型错例:这里都是看图列算式,学生集中错在:1.一图四式写的时候,加法算式写对了,减法算式被减数写错。2.求未知数题,应该是10-3=7,还有个别学生写成10-7=3。3.最后一题,数学书上和补充习题上遇到过,书上是8-4=4,图一摸一样,但是这次试卷上数改成了已经浇了3盆,还有学生写8-4=4.
附加题
小朋友们排队做操。小华说:我前面有3个同学,后面有5个同学。聪明的小朋友,想一想:这一队小朋友共有()人。
原因分析:全班38人,有34人做对了,还有4人写错。这个题型,平时课上我有讲到过,还让孩子们在课前三分钟自己主持游戏玩过。从做错的学生上看,这4个小朋友粗心的居多。
二、教学改进措施
1.课堂上多给学生机会,多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2.课堂上对于书上的题目,多进行拓展,让学生接触的广一点。对于难题,多培养分析题目的思路。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呈现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有一定挑战性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培养细心做题习惯。
3.加强学生生活经验,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应变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方程 第2课时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方程》单元评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方程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设计
收获(4)-----第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感悟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用方程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方程 第5课时 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方程 整理与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计划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常见错误评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片段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共9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方程 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连乘”教学设计与评析
收获(1)----第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感悟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后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国标本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教学计划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