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收藏
学习之处:
1、课堂上少了花哨的形式,有的只是朴实的教学。
2、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请你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看谁在认真倾听 、请大家先想一想再说给小伙伴们听一听注意在教学的细小环节之中对学生进行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3、注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练习中求 4捆小树有多少棵?
4捆小树有多少棵?
8捆小树有多少棵?
在求5捆小树有多少棵?时一生用的是加法来计算的,而在求8捆小树有多少棵?时这名学生改用了乘法,师抓住时机问其为什么改用乘法?这里老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优化问题。老师没有直接说出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复杂,而是抓住时机让学生自己去感知,真正的体现了优化的主体是学生。
困惑之处:
这样的小组合作有效吗?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其价值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可。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
本节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三次小组合作学习,三次合作之后孩们虽然知道了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但孩子对其中的道理却似懂非懂。
如:第一次合作说说怎样计算203,合作后孩子只说出了先用23=6再把后面的0落下来。却说不出为什么?这时老师组织学生第二次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先不算0而乘把 0填在后面呢?小组讨论后孩子的回答是23=6后面少了一个0要加上。最后还是老师说明了原因:也就是说2在十位上,表示的是20,3个20是 60,所以用23=6的后面要填上0。
老师最初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伙伴之间的交流,来完成知识的构建。可是事与愿违,三次合作的结果都不尽人意,知识没弄懂又浪费了时间,最终还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
个人建议:在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后,教师再追问下下为什么用203?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说出3个20可以用203,这样会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在下面的合作中就不会出现不知所以然的现象了。
初中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试题
针对二次函数与不等式九下数学寒假作业
针对九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汇编
三年级数学过程性成果展评活动设计方案
四年级数学老师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辅导:必备
初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训练:第27章
初三数学寒假作业圆专题训练
小学数学引导式教学重要性
2015—2016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辅导资料
寒假作业数学九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
《认识小括号》评课反思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数学重点知识点辅导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7章课后练习之二次函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7章同步练习必备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方法
初二数学辅导:“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分式”
四年级公开课《方程》说课稿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小练习》数学教案
“复习计划经验交流会”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人教版2014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试题
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5初二上册数学辅导:轴对称
2014年新初中八年级数学辅导
初三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辅导
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8-2019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