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收藏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对于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这样设计是为了全班交流体现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2、数学游戏。
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本节课我还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但在这一节课上,我在设计练习的时候只注重了计算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我准备下节课在这方面适当加强,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倒拔垂杨柳
数学脑筋急转弯:四减一等于五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看棒球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熨烫衣服
数学脑筋急转弯:夜黑风高的晚上
数学脑筋急转弯:什么蛋不能吃
数学脑筋急转弯:地球与太阳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报纸消息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舔冰棒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水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裁缝剪呢料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卖玩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