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收藏
1、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变得多样了,过去课本中的应用题大多是用文字语言叙述的。一年级学生识字少,读题很困难,就得依靠教师来读题。新教材中应用题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经验,有的用图画呈现,有的用图文呈现,有的用对话呈现。还了应用题的真面目,因为应用题原本就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具体直观的、是现实有意义的。
2、应用题的安排变得灵活了,不再将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而是将应用题与计算教学结合在一起。能直接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的,安排在引入计算内容的起始位置,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渗透部分与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既是解决问题,又使计算源于生活实际。而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在看图说话中就渗透同样多、相差的概念,为学习相差关系应用题做好早期的铺垫,教学时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例题。因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四则运算的意义是相同的,在学习计算时实际上也是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安排便于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以一个整体的观点把握教材,也可为学生今后能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打下基础。
3.应用题教学逐渐开放了,过去课本中的应用题教学是让学生模仿着解决一些抽象的与例题雷同的题目,新课本除了要学生能解决一些问题,还要求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例如:鸡10只,鸭13只,鹅12只(1)、鸡比鸭多多少只?(2)、鹅比鸭少多少只?(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过去应用题教学中给出的条件不多不少,刚好能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而现在应用题教学开放了,在多个条件中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
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很少, 让我们借助新教材这一载体给学生充分提供感知材料,给学生足够多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凭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真正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其结构。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要充分用活教材,从反映生活实际的画面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这就是在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在做作业。从而真正做到每一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与其数量关系分析清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品质,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三角形梯形中位线》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3.3矩形(第2课时)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菱形》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菱形的定义、性质》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下
湘教版八年级下中心对称图形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下二次根式的除法教学课件
等腰梯形的判定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2.4.1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分式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湘教版八下1.3公式法课件
湘教版八下3.2菱形课件
平行四边形的角边性质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下
2.2.1分式的乘除法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4.2.1二次根式的乘法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湘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上1.2提公因式法课件
《概率的概念》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湘教版八下第三章四边形课件
正方形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概率的含义》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中心对称图形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下
菱形(第1课时)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菱形(第2课时)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5.3二次根式的加法与减法(第一课时)课件(共13张PPT)
湘教版八年级下分式的加减法(1)课件
3.4正方形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3.2.2菱形的判定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5.1《二次根式》课件(共15张PPT)
3.6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