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收藏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五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典型错题
题目: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且正好可以平均切成3个小立方体,切开后三个小立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144平方厘米。切开后小立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学生错解:
(1)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且正好可以平均切成3个小立方体,切开后三个小立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144平方厘米。切开后小立方体的棱长是( 9 )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2187)立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且正好可以平均切成3个小立方体,切开后三个小立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144平方厘米。切开后小立方体的棱长是( 4 )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576)立方厘米。
◆原因分析
访谈(1)实录:
师:你这个9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4444=9
师:1444=36求出来的是什么?
生:是一个面的面积。
师:面积是36,那么它的边长到底应该是多少呢?
生: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变成除以4了,应是6。
归因:
(1)混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2)对于分割后的图形变化情况不明。
◆教学建议
1、将长方形分割后,表面积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而增加了哪些面,是些什么形状,需要学生进行想象。
2、教学之初,教师可以用模型或多媒体演示这样的分割情况,目的让学生在直观思维的基础上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资源链接
在解决这道题之前,应多一些如下的辅垫:
一个长方体木块长50厘米,宽20厘米,高8厘米。按图(1)锯成4块,这四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如果按图(2)锯成3块呢?
◆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五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46错误率76.09%采集者屠芝娟采集
学校袍江小学
错题来源总复习题
型基本时
机课时课
型新授课
题目出处期末复习时的课堂练习综合单元练习课
相关知识长方体的体积拓展总复习复习课
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教学简述在学了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般长方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这种题型在平时也有一定的呈现,许多学生还是不能正确理解解题的思路。。
◆典型错题
题目:一个长方体长3分米,横截面是正方形,如果把它的长增加8厘米,表面积就增加9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错解:1. 965=19.5cm,19.52=9.75cm , 339.75=87.75 cm3
2. 968=12 cm,3012=360 cm3
3. 9683=4dm, 3044=480 cm3
本文就是我们为广大同学准备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知识点,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学习起到一定作用!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试卷1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4
分式的乘除学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5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2
2017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9
2017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40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6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8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2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
2017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6
分式的基本性质学案1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46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47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考试题4
分式的基本性质学案2
三角形的内角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3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49
分式学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4
2017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检测4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3
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课件
可能性的大小学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1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1
分式的基本性质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