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收藏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
《多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
会用简便算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通过对算法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简便计算的好处,并引导学生注意简便计算的规律。教学中我先在口算练习中设计了一组题
803= 8003= 80003= 问:这些题有什么特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找特点,讲算法能帮助学生回忆乘法横式中有0的简便算法。即学习新知的生长点,为学生自主探寻算法作良好的铺垫。然后让学生尝试3803的竖式方法,在学生板演反馈中发现有两种列竖式的方法。绝大多数学生列竖式时是0和3对齐的。这时我再让学生试做3800003,这时学生发现按刚才的做法太麻烦了。因为0乘任何数都等于0。那该怎么算较简便呢?学生通过讨论:马上得出简便的竖式。通过亲身感悟和自主探究,集体交流和伙伴的方法展示,讨论比较,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方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后又组织独立计算,师生共同归纳,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了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判断和填方框,进一步掌握多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整堂课的设计分为初步感知探索新知运用新知发展新知四个层次,力求以教材为基础,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反映知数学与做数学的统一,强调让学生会学,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思维的乐趣,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但整堂课的板书设计和书写规范还有待改进。
高中数学必修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是有用的之生活中的不等式》教学设计
高二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4《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空间直角坐标系》课堂练习题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的应用 》同步练习
高二数学《向量的线性运算》同步练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2综合测试
高中数学《一次函数》练习题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同步练习题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说课稿
高一必修一《圆的方程》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二《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
高中数学必修3理科学案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说课稿
高一数学必修一单元测试
高一必修二《圆与方程》课堂练习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单元测试
高中数学《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同步练习题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同步练习题
高中数学《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练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二《直线与方程》课堂练习
高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课堂练习题
高中数学《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
数学模拟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