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收藏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
《多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
会用简便算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通过对算法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简便计算的好处,并引导学生注意简便计算的规律。教学中我先在口算练习中设计了一组题
803= 8003= 80003= 问:这些题有什么特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找特点,讲算法能帮助学生回忆乘法横式中有0的简便算法。即学习新知的生长点,为学生自主探寻算法作良好的铺垫。然后让学生尝试3803的竖式方法,在学生板演反馈中发现有两种列竖式的方法。绝大多数学生列竖式时是0和3对齐的。这时我再让学生试做3800003,这时学生发现按刚才的做法太麻烦了。因为0乘任何数都等于0。那该怎么算较简便呢?学生通过讨论:马上得出简便的竖式。通过亲身感悟和自主探究,集体交流和伙伴的方法展示,讨论比较,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方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后又组织独立计算,师生共同归纳,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了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判断和填方框,进一步掌握多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整堂课的设计分为初步感知探索新知运用新知发展新知四个层次,力求以教材为基础,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反映知数学与做数学的统一,强调让学生会学,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思维的乐趣,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但整堂课的板书设计和书写规范还有待改进。
高一数学几何初步10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案1
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导学案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4
高一数学圆的一般方程1
高一数学几何初步1
高一数学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教案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5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导学案
函数单调性教案2
函数的概念教案4
高一数学圆的一般方程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导学案
高一数学圆的一般方程2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3
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
函数的概念教案3
高一数学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6
高一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1
数列的函数特性学案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导学案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7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3
高一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2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