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收藏
我觉得教师要想上好这类课,首先得益于教材的合理安排。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米,厘米是长度单位,1米等于100厘米等,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来源,形成的认识,缺乏自己的体验,因此很难建立正确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教材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就是合理学习活动的组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初步表象。
爱玩,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面所说的用实物量,用尺子量,量课桌,量自己的身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始终盎然,而这些活动对于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二、估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思维经历着观察,猜测,类比,推理等活动。估计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理解, 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估计能力,发展数感,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估计,通过组织学生估测,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展示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想法,能够相互借鉴,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实践中认识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生活性。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量一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招生试题(苏教版)
2016春季中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教学总结
苏教版五下<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课后反思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全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听课反思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作业练习题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全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作业练习题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教学总结
2016年六年级数学模拟试题(苏教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数学老师下学期期末工作总结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全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2016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练习题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口算不行将危害你一生的数学学习
2016年小学毕业班数学模拟试题
三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作业能力训练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下学期期末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下学期学培优补差总结
2016年小学数学毕业模拟卷(北师大版)
2016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毕业测试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练习题
三年级《万以内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评课
听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