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公倍数和公因数,希望对大家有所收获!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6,8]=24,(6,8)=2,2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素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举例:[3,7]=21,(3,7)=1
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5,8]=40,(5,8)=1
相邻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9,8]=72,(9,8)=1
特殊关系的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公因数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详见课本31页内容)
以上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公倍数和公因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检测精选
2014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练习题:上学期
苏教版2014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测试题
2014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考试卷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2014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解析
2016年秋季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练习题精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加减法的验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直与平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测试卷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分析
精选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课后训练题:第一学期
2016年秋季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乘整十数、整百数》
2014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答案
小学2014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2014年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201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分析
《一位数乘三位数》同步练习题:三年级上册数学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精练
必备的四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练习题:上册
小学2014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2014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