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公倍数和公因数,希望对大家有所收获!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6,8]=24,(6,8)=2,2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素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举例:[3,7]=21,(3,7)=1
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5,8]=40,(5,8)=1
相邻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9,8]=72,(9,8)=1
特殊关系的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公因数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详见课本31页内容)
以上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公倍数和公因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浅探
阶段复习的程序和方法
郑渊洁:好家长好老师比好学校重要
浅谈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催化作用
论述数学教学过程之导入策略
浅谈如何转化数学差生
生活中的数学:祝福短信里的数学
对远程教育资源与数学教育阐述
“教作业建设方案论文:减负处方
浅谈数学实验课的教学
关于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学生辅导观
例谈数学创新思维训练的心理创设
浅谈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让学生快乐的在数学里翱翔
提高数学成绩最靠谱的复习方法
中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
如何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发现作业:名师掌勺炒出的特色菜
中考冲刺应该做的十件事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说课稿
好教师的12种素质
教书和猫抓老鼠 的问题
浅谈中学数学创新教学
浅议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
让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源
立足成才 寻找支点 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
有趣的数学故事
素质教育在数学中的体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