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收藏
学习为各位同学整理了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小学各科试题与知识点请关注新查字典数学网。
一、知识梳理:
(一)认知基础:
四年级学习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几种物体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利用初步体验的探索规律的经验,进一步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主要内容:
1.能够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2.在内容1的基础上,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三)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学习方法:
1.利用已有的经验,学习找规律的知识。包括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比如:通过对日历的认识,自己制作日历表帮助解决问题。
2.采用作图、列举等方法,确定物体排列的规律和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五)学习重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学会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六)难点点拨:
1、关于日期问题的推算:
① 在同一个月内,可以绘制日历表完成,也可以按②的方法解决。
②不在同一个月内,要先计算出总天数,再按每7天分为一组,列出算式,进行计算。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总天数与分组时,要保持一致,要么都包头算,要么都不包头算。如:已知11月15日是星期二,那么12月2日是星期几?我们在计算总天数时如果包头算就是11月份有30-15+1=16(天),12月份2天,一共18天,187=2(组)4(天),确定12月2日是星期几就看余数4,因为算天数时把11月15日算在内了,那么就要从星期二开始数,数到第4个,就是星期五。如果不包头算总天数就是30-15+2=17(天),177=2(组)3(天),因为算天数是没有算是11月15日这一天,那么就要从星期三开始数,数到第3个,也是星期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五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知识点总结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数学函数的表示法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最后一轮复习5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2
2014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6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11
2014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1
2014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2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24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26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22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6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5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13
高考数学倍角公式2
2014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56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20
2014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0
2014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5
高考数学定比分点与向量中常见的结论
2014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59
高考数学倍角公式1
高考数学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14
2014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3
2014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57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18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最后一轮复习7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1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12
高考数学章节课时复习4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