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收藏
五年级数学14年知识点版,是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带来的学习资料,希望帮到你的考试。
一、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二、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方法时依次乘以自然数。
4、2、5、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偶数与奇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质数和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4、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
6、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
7、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长=体积(宽高) 宽=体积(长高)
高=体积(长宽)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 aaa
9、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0
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11、体积单位的互化: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以进率;
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
五年级数学14年知识点版为您带来了,希望你从中得到了你想要了解的知识。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数学应用题练习题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题
数学练习题《乘除混合运算》
数学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乘法口算练习题
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数学四五单元练习题
数学练习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015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小学数学试卷】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四年级数学应用练习题
数学期中考前练习题
数学口算练习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五单元同步练习题
【小学数学试卷】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数学综合练习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二(北师大版)
数学乘除口算练习题
数学第四单元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五(北师大版)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
期末数学练习题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大全(不同版本)
四年级数学期末模拟练习题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