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丑小鸭为话题把学生带进新课的学习中,并贯穿整个课堂。在学习的过程中又设计了给大树找虫子、红花配绿叶的游戏,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学。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我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让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注意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
在本课中,准备复习的习题给新授内容打下铺垫。巩固练习题中,讲究层次性和开放性。数学开放题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教学设计形式多种多样,有利于发展开拓学生的思维
我觉得不足之处有: 分层教学还显得不够。虽然我在这节课让学生全体参与,但根据学生的智力程度分层教学还不明显。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8.3同底数幂的除法(3)》导学案
《等差数列》教案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1)》导学案
《等差数列》教案设计1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9.4乘法公式(2):平方差公式》导学案
(人教A版)必修五名师精品:2-2-1《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案
2014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导学案:2.1数列(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等差数列》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五《1.2.3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测量角度问题(3)》导学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7.4认识三角形(2)》导学案
《等差数列》(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8.1同底数幂的乘法》导学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9.4乘法公式(3)》导学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3)》导学案
人教a版必修5学案: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五《1.2.2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测量高度问题(2)》导学案
《等差数列》教案设计2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9.4乘法公式(1):完全平方公式》导学案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第二课时)教案设计1
(人教A版)必修五名师精品:2-2-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教案(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7.3图形的平移(2)》导学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9.1单项式乘单项式》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必修五1.1正弦定理(导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五学案:2.1.2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7.5 三角形的内角和(1)》导学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0.1二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2)》导学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