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一、直接写出得数
0.2540= 12.4-2.8= 3.6+2.8= 1258.8=
480.8= 0.56+0.65= 560.01= 17.38+17.32=
9.2-0.8= 0.07100= 4451000= 3.5+0.510=
3.30.3= 6.4-2.9= 9.2+1.8= 3.4101-3.4=
191-59= 750.6= 6+410= 5555=
279+48= 245= 6.810100= 0.97+0.17=
二、填空题。
1、因为36=18,所以( )是( )的因数,18是6的( )。
2、在自然数1~20中,质数分别有( )。
3、个位是( )的自然数,叫做奇数。两位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大的偶数是( )。
4、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
5、一个数既是9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6、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填( )。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如果它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 )。
7、三个连续的偶数和是96,这三个数分别是( )、( )、( )。8、 226至少增加( )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 )就是5的倍数。
9、两个连续的质数是( )和( );两个连续的合数是( )和( )
10、用质数填一填。22=( )+( )=( )+( )
11、10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 ),差是( )。
12、一个四位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
三、判断题。
1、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分成了奇数和偶数。 ( )
2、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不同,分成了质数和合数。 ( )
3、13,51,47,97这几个数都是质数。 ( )
4、在10、15、20中,10是20的因数,15是10的倍数。 ( )
5、几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偶数。 ( )
四、选择题。(12分)
1、判定下面的结果是偶数还是奇数。
A、2+5的结果是( ) B、如果A是自然数(A0),2A表示( )
C、23的结果是( ) D、一个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它是( )
2、一个边长是质数的正方形,它的面积一定是( )
A. 合数 B. 质数
2、判定下面的结果是偶数还是奇数。
A、785+547的和是( ) B、675+54-465的结果是( )
C、7571的积是( ) D、奇数奇数的积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是( )
A.奇数 B.偶数
4、36的因数共有( )个。
A. 6个 B. 9个 C. 10个
5、如果a表示自然数,那么下面一定可以表示偶数的是( )
A. a+1 B. a+2 C. 2a
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3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水平测试题2
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同步试题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水平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解集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乘法公式同步练习1
七年级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同步试题
七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同步试题
七年级数学点和线练习
七年级数学分式方程同步练习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同步练习3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有理数大小比较练习1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测试题10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测试题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随堂练习
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同步试题3
七年级数学乘法公式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有理数大小比较练习2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的乘法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负数的引入正数和负数练习1
七年级数学负数的引入正数和负数练习2
七年级数学观察实验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练习5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水平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测试题3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同步练习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