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湘教版高一上学期数学教...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湘教版高一...

湘教版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集合

2016-09-12 收藏

提前做好计划安排,有利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下文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章的引言,使学生初步了解本章所研究的问题是集合与简易逻辑的有关知识,并认识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集合与逻辑的知识。

2.在小学与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并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3.从集合及其元素的概念出发,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2.1.1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3.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4.在初中几何中,点、直线、平面等概念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类似地,集合则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三、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教科书引言所给的问题。

组织讨论:

为什么“回答有20名同学参赛”不一定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归纳总结:

1.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以前我们解一个问题,通常是先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进一步求解,也就是先用数学语言描述它,把它数学化。这个问题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问题不同,是属于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要先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它,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集合与逻辑的知识,这就是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了。

提出问题: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组织讨论:

什么是集合?

归纳总结:

1.代数:实数集合,不等式的解集等;

几何:点的集合等。

2.在初中几何中,圆的概念是用集合描述的。

新课讲解:

1.集合的概念:(具体举例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

例如,设B={1,2,3,4,5},那么5∈B,

注:集合、元素概念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可以结合实例理解它们所描述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同时,应着重从以下三个元素的属性,来把握集合及其元素的确切含义。

①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像“我国的小河流”、“年轻人”、“接近零的数”等都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此外,集合还有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例如,集合{1,2},与集合{2,1}表示同一集合。

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

;

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整数集,记作Z;

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

注:①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这与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可能有所不同;

②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就是正整数集,表示成

。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

。负整数集、正有理数集、正实数集等,没有专门的记法。

课堂练习:

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1题。

归纳总结:

1.集合及其元素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只能作描述性定义。学习时应结合实例弄清其含义。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中,确定性可以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以用于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如后面要学习的包含或相等关系等)。

四、布置作业

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2题(直接填在教科书上)。

关于上文提供的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资料请及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