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把握好考场的发挥是获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方法,查字典数学网整理了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答题五步法,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一、答题和时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高考数学要想考好,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在此基础上辅以一些做题方法和考试技巧。往年考试中总有许多考生抱怨考试时间不够用,导致自己会做的题最后没时间做,觉得很“亏”。
高考考的是个人能力,要求考生不但会做题还要准确快速地解答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并能取得较高的分数。因此,对于大部分高考生来说,养成快速而准确的解题习惯并熟练掌握解题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三、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四、“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五、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理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答题五步法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技巧。
数学天才高斯
中国女数学家故事
两位卓越的女数学家
数学家陈景润
她爱上了奇妙数学 至死不渝
华人数学家陶哲轩获NSF艾伦·沃特曼奖
一位诚实的科学家——怀念张宗燧先生
炙肉片的策略
数学之神──阿基米德
欧洲正统的大数学家—柯西
数学家杨乐回忆1977年恢复职称评定旧闻轶事
数学神童维纳的年龄
数学奇才、计算机之父
中国数学家破解著名数学难题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介绍
瑞典数学家Lennart Carleson教授荣获2006年度阿贝尔奖
青年数学家伽罗瓦
富兰克林的遗嘱与拿破仑的诺言
2013年度邵逸夫数学科学奖
我国数学大师——华罗庚
中国古今著名数学家
默默无闻的数学家张益唐攻破了素数难题
在逆境中成长的女数学家
数学科普大师马丁•加德纳及其作品介绍
日本数学家藤原正彦:培养创造力的六大条件
有兴趣,科研就是一种无穷享受
怎样才可以把中国数学推向世界第一流的一个小建议
晨兴数学奖得主汪徐家:数学的高峰,我还在攀登
张寿武:一位天才加幸运的数学家
从打结谈起——王诗宬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