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新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师生、生生以及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定能收获到未曾预约的精彩。
1、在读题中理解题意,培养能力。原来是按照教材的例题展开教学,但发觉他与学生生活实际没有太大联系,因此改为我班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测验。例题的巧妙改动给学生留出了更为自由发挥的空间,一句从中读出了什么信息的开放问题,导引着学生建立条件与条件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根据条件生发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水平,实现了教育无痕。
2、在试算中发现问题,联系旧知思考。教师有意制造添0继续除还是除不尽的矛盾冲突,把学生推到自主探究的前台。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3、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探寻取值方法。除到小数位数的哪一位是求商的近似值的关键,教师以同一问题还要继续除下去吗?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对比中探寻取值方法,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生1的不同看法,不迷信于书本,在交流中与全班同学分享,变成了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
4、在小结中对比沟通,形成整体认识。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把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让每一位学生站在认知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对知识本身的反思,更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对知识、情感、能力、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反思,这无论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还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苏教版数学五上《小数除法》(二)PPT课件
2014苏教版五上《商的近似值》ppt课件1
苏教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PPT课件
2014苏教版五上《加法运算律的推广》ppt课件
2014苏教版五上《商的近似值》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小数减法》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复式统计表》PPT课件之三
苏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七
苏教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五
2014苏教版五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六
桠溪中心小学苏教版数学五上《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二
苏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八
苏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四
苏教版数学五上《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课件
2014苏教版五上《复式统计表》ppt课件2
2014苏教版五上《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法》(一)PPT课件之一
苏教版数学五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一
苏教版数学五上《小数除以整数》PPT课件之二
苏教版数学五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PPT课件之三
2014苏教版五上《一个数除以小数》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法》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法和除法》(二)PPT课件
2014苏教版五上《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1
苏教版数学五上《循环小数》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PPT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公顷和平方千米》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