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一)、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活动中,我首先考虑到本班的每个人,要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采取了分组活动的方法,选出了五名得力的学生组织摸棋子,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报。这样全班的学生都动起来了,教师统计全班的结果就方便多了。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他是参与者,不是旁观者,促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合作过程中来。
(二)、发挥小组优势,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
把提出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进行解决,不仅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力。如掷硬币的游戏,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我在课下让学生每人掷 100次,并记录。然后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统计,让学生体会到,投掷的次数越多,那么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就更趋于一致,从而体会掷币游戏的公平性。这样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让结论在小组的交流中感悟出来,学生就会不难理解了。
(三)、合理安排活动,避免大家拥挤。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比较多,为了避免大家都抢着做同一项工作,我引导学生协商解决问题。比如我设计这节课的时候,让五名组长分别组12名学生摸球,1人数总次数,1人报摸出的球的颜色,1人记录,首先强调每一个人的工作在合作的时候都很关键,缺一不可,让担当此项工作的学生有被重用的感觉,从而产生责任感。
通过这部分教学,我体会到,如果仅仅让学生活动,有时可能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困难,因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实际实践的时候还有一定的误差,比如在做用6枚黑子 4枚白子放在一个盒子里,摸到黑子的可能性大的游戏时,60名学生摸完后进行统计,结果摸到的白子次数多,实验失败,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实验,与上次实验和在一起实验才成功,使学生懂得了实验的次数越多,摸到的黑子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还要结合理论的推导来辅助教学。总之,实验活动是学生的直观感受,合理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是要使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我们还需要在各方面做精心的组织,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中考数学避免这些学习误区
2017中考数学备考:函数及几何型综合题解法(2)
中考状元的经典学习经验
初中数学图形的认识定理与公式
初中数学常见公式及知识点(九)
2017中考数学解题技巧:选择题解法汇总
2017中考数学备考:函数解法汇总(2)
初中数学常见公式及知识点(六)
初中数学常见公式及知识点(五)
初中数学常见公式及知识点(一)
2017中考数学备考:函数及几何型综合题解法
中考必备数学答题技巧
规避中考数学命题三大陷阱
2017年中考数学备考:几何题解法总汇(4)
中考数学解题技巧与压轴题解法
初中数学常见公式及知识点(七)
中考数学复习,准备好了吗?
初中数学常见公式及知识点(四)
2017中考数学备考:压轴题解法总汇(2)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八)
初中数学立体几何公式
初中数学常见公式及知识点(二)
中考数学得高分必备分析与计算能力
中考数学复习两大策略
2017中考数学备考:几何题解法总汇(2)
2017中考数学解题技巧:选择题解法汇总(4)
中考数学解题技巧之二:选择题解法汇总(3)
中考数学命题的几种方式
数学复习的三大点和三小点
2017年中考数学备考:几何题解法总汇(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