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教学反思:
1、找准相应的起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所在我在课堂上一开始就直接呈现相关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让学生通过类推,自主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在自主尝试中出现了这样的错误:150+12065先算了150+120,在12065中先算了65,把运算顺序搞错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运算。而这些是四年级上学期两步混合运算的内容,部分学生有所遗忘,鉴于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课的起点,如果在本课一开始能够对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有所整理和复习,在课堂中就不会耽误那么多时间去解决上学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交流应指向目标。本课中学生自主尝试解答例题之后,捕捉到了四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运算顺序正确的、错误的、普通的、优化的方法)教师把这四种方法一起展示到了学生面前,学生面对这四种方法交流时,只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没有指明应该交流运算顺序这一教学目标,由于交流的指向性不明确,导致学生各说各的,思维没有指向教学目标:运算顺序,只停留在浅显的对和错上,对运算顺序的体验和理解不到位,没有能够优化出简单的方法。
3、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本次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小组学习,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本课在展示学生的四种计算方法(有运算顺序正确的、错误的、普通的、优化的方法)时,没能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形成统一的认识,导致全班交流时部分学生还没看懂,表达的不清楚,不流畅,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不深刻。在练习板块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帮互批的作用。而是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后逐一讲解,浪费时间较多,导致没有时间完成本课的难点解决问题。如果在练习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小组中的互帮互批作用,不但能够把教师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还能使课堂上的时间分配更合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上,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七讲 行程问题习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三讲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习题解答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十五讲 综合题选讲习题解答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六讲 能被30以下质数整除的数的特征 习题解答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十五讲 综合题选讲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七讲 行程问题 习题解答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五讲 奇数与偶数及奇偶性的应用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练习三(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四讲 带余数的除法
环形路上的行程问题例题讲解4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六讲 能被30以下质数整除的数的特征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二讲 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 习题解答
综合能力训练(一)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二讲 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习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十四讲 面积计算 习题解答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模拟练习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八讲 流水行船问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十一讲 简单的抽屉原理习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十三讲 染色中的抽屉原理 习题解答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练习二(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十讲 列方程解应用题 习题解答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八讲 流水行船问题 习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六讲 能被30以下质数整除的数的特征 习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十讲 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二讲 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十二讲 抽屉原理的一般表达习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五讲 奇数与偶数及奇偶性的应用 习题解答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十三讲 染色中的抽屉原理 习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十一讲 简单的抽屉原理
小学五年级奥数(上)第四讲 带余数的除法 习题解答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