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教学片段:
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请比较3/4和4/5的大小。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学生尝试练习。
教师组织汇报:请同学们汇报比较的过程。
生1:4/5大,因为3/4=0.75而4/5=0.8。
师:还有别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生2:画图表示,画两个相同大小的长方形表示单位1,用阴影部分表示3/4与4/5。
生3:分母翻倍法,使分母相同,比较分子。
生4:还有分子翻倍法,使分子相同,比较分母。
师:还有吗?
生6:1-3/41-4/5,从同一个数里减去不同的数减去的数越大,剩下的数越小,减去的数越小,剩下的数就越大。
生7:我还有一种方法,同时去乘20,分别得到15和16,所以4/5大。
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一个新内容时,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惯例,即要先复习一下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或者是解决新问题所必须的知识和方法。似乎没有教师的这一复习铺垫,学生就不能去探索、去实践,也就不能掌握新的知识了。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部分内容,按照一般的做法,教师肯定要将最小公倍数、同分母或同分子大小的比较复习再三。其结果是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就会潜意识的与前面所复习铺垫内容联系起来。致使思维受到限制,创新力得不到培养。
想起在平时的每一次考试以后,总能听到有老师抱怨学生说:这种类型的题目我明明讲过,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学生就不会了,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面临新问题时,不能主动地将其与所学知识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而学生之所以会这样,又跟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分注重复习铺垫不无关系。当遇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学生习惯了由教师去告诉他或暗示他,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或者说从哪些方面入手。因此虽说我们的学生最不缺少解题,也最不怕解题,但他们最擅长的是解决熟悉的问题(其实这已经不能称之为问题了),而一旦遇到以前没遇到过新的问题时,往往就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了。所以,当前题海战术仍能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2016中考数学辅导资料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要点反证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归纳汇总分类与整理
2016中考数学重点复习知识二元一次方程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练习之《命题》
小学名师教育反思 数学学习:引领学生智慧地思维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之《三角形中位线》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
2016中考数学重点复习知识一元一次不等式
2016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五四制)
2016年八年级数学< 分式的加减法>基础达标
苏教版三年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试卷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重要知识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课后检测题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带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练习题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以教学对话促进数学思维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中心对称
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精讲试题练习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优秀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认识图形
“说、做、夸、玩”—低年级数学教学四字诀
一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016年六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试卷下册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找规律知识点归纳
2016年八年级数学第20.2节同步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