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6
收藏
教学目标:
1、认识克、千克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两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和实验法探究研讨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授
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
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出示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扩展学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5、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作单位吗?出示问题:1千克有多重?
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估计:1暖瓶水约重1千克;两袋盐重1千克)
7、认识1千克:(出示小博士的话: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用kg表示。)
8、克与千克是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
9、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全班交流)
10、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小组内交流)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
三、巩固与应用
1、看图说说这些物品有多重?(自主练习1)(引导学生学会看秤和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记。)
2、实践活动:掂一掂,称一称(自主练习3)(注意让学生先通过掂一掂估计一下,再动手称一称。小组合作进行活动。)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克与千克
克g 千克kg 1千克=1000克
沪科版数学八上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八上13.1《函数》ppt课件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5《反比例函数》ppt课件2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3
沪科版数学八上13.2《一次函数》ppt课件之一
2012沪科版九上23.3《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图象和性质》ppt课件1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ppt课件2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1
沪科版数学八上13.2《一次函数》ppt课件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1《比例线段》ppt课件4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5《反比例函数》ppt课件3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1《锐角的三角函数》ppt课件4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4《图形的位似变换》ppt课件2
沪科版数学八上1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ppt课件之一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1《锐角的三角函数》ppt课件1
沪科版数学八上1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八上13.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ppt课件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5《反比例函数》ppt课件4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2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4《图形的位似变换》ppt课件1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ppt课件1
2012沪科版九上23.1《二次函数》ppt课件
沪科版数学八上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ppt课件之一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1《锐角的三角函数》ppt课件3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1《比例线段》ppt课件3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ppt课件1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2.4《图形的位似变换》ppt课件3
沪科版数学八上13.2《一次函数》ppt课件之二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1.4《二次函数的应用》ppt课件5
2015秋沪科版数学九上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ppt课件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